克拉玛依网
新闻 > 疆内新闻
王品德:甘做村民健康“守护者”

□新疆日报记者/张治立

阿瓦提县巴格托格拉克乡村村有村医,汉族村医只有一个,在卡尔库杰克村。

巴格托格拉克乡绝大多数村民知道这位姓王的村医,都称呼他“王医生”。一些熟悉王医生的村民,知道他叫王品德,评价说“王医生的人品如同他的名字一样”。

7月13日傍晚,卡尔库杰克村村民阿迪力·尼亚孜抱着5岁的孩子来到村卫生室,王品德赶紧放下饭碗,问孩子怎么了。阿迪力说:“昨天晚上给孩子洗了个澡,水有点凉,就感冒了。”

王品德拿出听诊器、体温计进行一番检查,然后对症下药。阿迪力一看只花了4元钱,又听王品德讲了许多夏季预防感冒的知识,不禁竖起大拇指说:“王医生,你每次给我们看病花钱都少,真是个大好人!”

“我哪里有那么好啊,都是党的惠民好政策,我只是服务。”王品德笑着回答。

卡尔库杰克村的村民和王品德相处12年,对他的印象是:医术好;实在人,热心人。

村民买买提·奥斯曼记得,2007年,王品德刚来村里当医生时,虽然语言不通,与村民沟通上有障碍,但王医生看病准,有耐心,村民们和他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

打交道多了,村民们发现,这个来自甘肃的王医生一家三代行医,还在兰州大学医学院进修过。没有病人时,他就抱着书看,一门心思地钻研业务。

王品德租住在村民买合木提·赛普拉家里,离村委会大院不远。他一边给村民治病,一边向村民宣传疾病预防知识。

“医者,先做人,后行医”。这是王品德的座右铭。半夜,经常有村民请他出诊,他二话不说,拿起药箱和氧气袋就出门;他从不收诊疗费,对于家庭困难的村民,他购进的非处方药只收成本费甚至免费赠送。

村民们早把王品德当成了自家人,经常给他送些自产的瓜果蔬菜。一些村民拉他一起逛巴扎、到县城吃饭,他摆摆手说:“我最好不要出村,万一有人找我看病怎么办?”

刚当村医那几年,村里贫困户多,欠账者多,王品德有时感到难以坚持下去。一些老乡劝他别干村医了,到城镇开个药店多好,他说:“村民需要我,我不能离开,我相信以后会好的。”

一年年过去了,依然租房的王品德没能赚钱买房置地,但他感到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滋润了。如今,村卫生室里上级配发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不断增多,惠民政策越来越多,欠账的患者在减少。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王品德接诊的患者确实少了,他开始把精力放到预防保健和党的惠民政策宣讲上。他钻研怎样让中西医在村卫生室更好地结合,并于去年考取了主治医师资格。他常和乡卫生院医生及其他村村医交流,随时关注并更新村民的健康档案。

时间:2019-07-26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