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巴州记者站/张慧疆 通讯员/张慧勇
“今天包装好的400公斤小白杏,将通过小白杏物流航空专线直飞上海。我们和上海客商签订了4吨小白杏销售协议,已连续10天将当天收购的小白杏发往上海。”6月25日,在轮台县阳霞镇干鲜果市场里,小白杏种植户海里且木·尼亚孜看着一箱箱装好的小白杏开心地说。
海里且木从事轮台小白杏种植已有15年,从以前愁销路到现在还未成熟就被客商提前付款认购,海里且木切身感受到小白杏产业提质增效和电商直销带来的红利。
重管理
提质增效收入高
轮台县是“中国白杏之乡”。过去由于管理粗放、小白杏品质参差不齐,加之传统的销售渠道受限,影响了当地杏农增收。
按照轮台县特色林果发展战略,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牵头,组织小白杏种植户在村里成立轮台小白杏协会分会,建立了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经营管理机制。
“我们定期在小白杏提质增效示范园对种植户进行杏树修剪、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采收等技术培训,实现小白杏精细化管理,杏子挂果率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亩均增收达2000元以上。”轮台县农业农村局驻轮台县阳霞镇其盖布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袁海艇说。
“杏树科学管理后,小白杏甜度和口感都比以前好了,今年我家20亩小白杏刚挂果就被北京客商认购了。”其盖布拉克村杏农艾散·买合木提高兴地说。
谋销售
电商助力卖得好
“小白杏不便于冷库仓储,整个成熟期只有1个多月时间,不及时采摘就会烂在杏园里。”阳霞镇杏子协会会长亚森·铁利瓦尔迪说,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下,运输渠道单一,小白杏品质再好,内地的消费者也买不到,卖不上好价钱。
为打破这一瓶颈,轮台县积极探索“工作队+协会+农户+电商+网络直销”模式。“我们村今年通过电商产业园先后与12家电商签订收购协议,由协会统一采摘收购,通过小白杏航空专线销往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实现市场与杏园充分对接。”库尔勒公路管理局轮台分局驻阳霞镇乌尊布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玉斌说,电商直销让内地消费者24小时内就能品尝到新鲜优质的小白杏,也让小白杏实现了从“种得好”向“卖得好”的转变。
“按照电商的销售标准、小白杏成熟前后,我们分批采摘、筛选,精心包装,集中销往疆内外。”乌尊布拉克村小白杏种植户阿依罕·艾萨说,在工作队帮助下,他借助电商直销4.6亩小白杏,收入达4万元。
促旅游
餐饮民宿齐发展
优美的歌声、曼妙的舞姿、诱人的小白杏……在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卡西比西村旅游景点,村民们正在加紧排练文艺节目,准备迎接游客。
卡西比西村邻近县城,是轮台小白杏的重要产地,每到小白杏采摘季节都能吸引大量客商、游客光顾。轮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依托卡西比西村的地缘优势和环境优势,全力打造“杏花村”,助力村民搭上旅游致富快车。
“目前,全县已有10多家企业参与‘杏花村’旅游项目,村里已建成具有接待400人能力的餐饮民宿项目。我们已经与疆内外10余家旅行社达成意向,计划在‘杏花村’大力开展小白杏采摘游。”“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谭永军说,小白杏直接带动乡村旅游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尝到发展乡村旅游的甜头。
“游客来到我们村都说环境特别美。我开办的农家乐6天的收入就有3000元,相信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村民阿依古丽·阿布力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