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干部送外卖,骑手当交警
—— 白碱滩区举办主题活动,让不同职业群体增进理解
阿迪娜·阿不来提 姚欣雨 阿里甫江·卡德尔 郝乐彬

外卖小哥教机关干部(左)如何在平台接单。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阿迪娜·阿不来提 摄


5月9日下午,在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中兴路街道“暖新街区”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职场“变形记”——平日里坐在办公室里的机关干部化身外卖骑手,而平日“走街串巷”的外卖骑手则戴上了白手套,站在路口指挥交通。

为更好服务辖区新就业群体,这场由白碱滩区党群服务中心、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党群向‘新’奔涌,携手共赴温暖‘骑’迹!”主题活动,通过职业互换,让不同群体真正走进了彼此的世界。

2小时内送完16单外卖后,这位机关干部说——

“这份职业的辛苦程度远超想象”

下午16时,白碱滩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冯浩换上了外卖骑手的工装和头盔,以骑手的身份走上街头——他需要在2小时内完成16单配送任务。起初,冯浩信心满满:“不就是送个外卖吗?总比写材料轻松吧?”然而,现实很快给他上了一课。

系统同时派发了3个不同方向的订单,他不得不一边计算路线,一边催促商家出餐。其中一单因商家备餐延迟,导致后续订单面临超时风险,冯浩急得满头大汗,骑着电动车在烈日下疾驰,最终勉强按时送达。他擦了擦汗,苦笑道:“真正体验了才知道,这份工作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冯浩和其他5名机关干部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白碱滩区的大街小巷。他们经历了找不到门牌号的无奈和等电梯的焦急,体会到了超时可能被投诉的压力,更感受到了客户一句“谢谢”带来的温暖。这些平日里制定政策、处理文件的干部们,第一次从政策执行者的角度,切身感受到了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状态。

冯浩告诉记者:“以前在办公室处理骑手权益保障问题时,更多是从政策层面考虑。今天真正体会到,这份职业的辛苦程度远超想象。”

劝止了数次交通违章行为后,这位外卖骑手感慨——“原来,每一次劝导都可能避免一场事故”

当冯浩紧张地送外卖时,在白碱滩区一处人流量较大的十字路口,外卖骑手阿迪莱·艾萨正紧张地盯着来往的非机动车。在白碱滩区交警大队民警热夏提·塔依尔江的指导下,她不断纠正电动车逆行行为,劝导未佩戴安全头盔的骑手。

“请您靠边停车,为了您的安全,骑电动车必须戴头盔。”阿迪莱·艾萨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她告诉记者,平时送餐时总觉得交警执法“耽误时间”,今天才意识到,每一次劝导都可能避免一场事故。“交警不仅要忍受风吹日晒,还要面对不理解的目光,这份工作真的需要很大耐心。”

热夏提·塔依尔江对这位“临时同事”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她非常认真,这说明她平时就遵守交通规则。希望通过这样的体验,能让更多骑手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白碱滩区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活动还启动了“我为小哥办实事”意见建议征集通道,随时收集新就业群体的诉求和建议。

今年以来,白碱滩区以“新耀碱滩”党建品牌为抓手,推动政治领新、服务暖新、治理用新等多元举措,通过建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设立“暖心驿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具体措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新就业群体,持续做好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

记者手记:

这场别开生面的职业互换活动,其意义远不止于一时的新鲜体验。它像一面镜子,让城市治理思路更加明晰;它更像一座桥,连接起不同职业群体间的情感共鸣。当机关干部感受外卖骑手的“飞驰人生”,当外卖骑手体会交警的艰辛,这座城市的共情能力便又增进了一分。

职业分工有不同,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相同。白碱滩区的这场活动告诉我们:城市治理不仅需要制度设计,更需要心灵共鸣;不仅要“管理”,更要“理解”。在这个意义上,一次小小的角色互换,或许能孕育出城市文明的大进步。

时间:2025-05-13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