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春耕牧歌起,基层治理新。在农牧生产的关键时节,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力量与科技赋能的创新实践交织成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哈克村以“需求预判+双线护航”织密转场保障网,护航万余牲畜平安迁徙;古海街道用“政策包+资源链”打通春耕堵点,稳筑4万亩春耕基石;小拐乡借力专家团队科技“把脉”,破解养殖难题。

三者虽领域各异,却共同诠释着基层党组织从“管理末端”向“服务中枢”的转型,彰显了基层党组织在稳产保供、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作用,为农牧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双线并行”保障足

哈克村党员干部护航牧民春季转场迁徙

克拉玛依日报讯(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秦菱鸽 通讯员 白克苏荣)随着气温回升,4月14日,乌尔禾区乌尔禾镇哈克村启动今年春季牲畜转场工作。在党员干部的全程护航下,百余户牧民骑着骏马、手持长鞭,驱赶着1万余只牛羊,沿着新修缮的牧道井然有序地向着牧场进发。

转场前夕,哈克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针对牧民反映的转场路途远、牲畜易生病、物资补给难三大痛点,开展了专项走访,制订了“一户一策”保障方案,通过协调3000捆应急饲草料、组建5人兽医服务队、调运4台物资运输车等举措,构建起立体化保障网络。

此次转场实现“双线并行”保障,即线下提前15天完成25公里牧道维修,设置3个临时补给站;线上建立“转场信息服务群”,由专人每日3次推送气象预警和路线指引。

同时,为进一步保障春季牲畜转场工作顺利进行,哈克村已建立“党员结对帮扶”机制,37名党员干部全程跟进转场。

“今年转场感觉特别踏实。”牧民乔拉·阿尔不苏力指着手机里的服务群说,“我们在群里收到了大风预警,村里就立刻送来防风帐篷。兽医还给我的30只羊打了预防针。”

哈克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转场后续安置工作,并同步开展牲畜防疫和草场监测。此次转场预计持续15天,截至目前未发生牲畜伤亡情况,充分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服务效能。

惠农服务护粮仓

古海街道西区管委会开展助农保春耕活动

克拉玛依日报讯(通讯员 李春香)4月11日,克拉玛依区古海街道西区管委会开展了“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助农保春耕”志愿服务活动,确保辖区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种植户家中,发放宣传资料、宣讲惠民政策,并向群众讲解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农机安全等方面知识,增强操作手的安全意识,从源头上降低了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风险。

工作人员主动收集种植户困难诉求,积极对接克拉玛依区农业农村局、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及时解决种植户在春耕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资金不足等问题。

此外,古海街道西区管委会还通过周一升国旗、入户走访等方式,积极向种植户宣传种植粮食的优惠政策,鼓励种植户应种尽种。

古海街道西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辖区预计播种粮食作物4万余亩,后续我们将根据种植户的需求,邀请专家指导田间管理,力保丰产丰收。”

“今年,国家又加大了粮食补贴力度,各项惠民政策都特别好。我准备种300余亩玉米,我对粮食丰产丰收很有信心,对以后的生活也充满了信心。”古海街道种植户何连喜说。

自春耕春播以来,古海街道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确保今年辖区内农业生产取得丰收。

科技赋能畜牧业

自治区专家服务团队助力小拐乡多胎肉羊养殖

克拉玛依日报讯(通讯员 刘豪宇 李文哲)4月14日,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克拉玛依市专家服务团队来到克拉玛依区小拐乡多胎肉羊养殖培训基地,为小拐乡畜牧业发展“把脉开方”,注入关键科技动力。

专家们深入养殖场,对养殖基地面临的实际问题给出了一系列实用的解决方案。在生物安全评估环节,专家发现养殖人员流动会带来疫病传播风险,于是结合养殖培训基地实际情况,提出合适的消毒举措,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同时,专家针对近期频发的羔羊结石病,找准病因并给出应对办法,让农牧民根据羊群生长阶段调整饲草料配方,在保障羊群营养均衡的同时,降低饲养成本。

“此次活动采用‘理论+实操’双线并进的模式,为农牧民带来革新理念。”小拐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说,近年来,随着“院地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小拐乡畜牧业加速向现代化转型,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和传统散养,逐步迈向靠科技增收和智慧牧场的时代。

该负责人表示,从个体养殖到区域养殖产业发展,小拐乡畜牧养殖正以科技为引领、创新为驱动、数字为赋能,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逐步构建起高效、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体系。

时间:2025-04-21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