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金龙湖公园新版本即将上线,五一开园见!》《栈道、水域……未来的金龙湖竟然长这样!》《金龙湖环湖路全线贯通!》《金龙湖新景初现啦!10月将开放两个广场!》《“升级”后的金龙湖将是啥样?请戳这里》……
一座城市的变迁史,往往被镌刻在民生工程的肌理中。自2024年3月金龙湖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二期)复工以来,市融媒体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创新意识,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报道,将这一“城市水客厅”从蓝图到现实的历程生动呈现,不仅架起了政府与市民的沟通桥梁,更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深度融合,书写了新时代媒体人的担当。
金龙湖项目占地730公顷,总投资3.5亿元,是克拉玛依打造“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的核心工程。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记录工人寒冬焊接栈道栏杆、盛夏搭建仿古建筑的细节,用镜头捕捉环湖路贯通时市民提前体验健康跑的盛况。从2024年3月复工到2025年3月停车场地面浇筑,记者以持续跟踪的“在场感”,让市民感受到“家门口的巨变”并非抽象概念,而是由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编织而成的真实画卷。
面对传统工程报道易流于程式化的痛点,市融媒体中心大胆突破。“克拉玛依融媒”微信公众号近期发布的《金龙湖公园新版本即将上线》一文以“市民体验官”视角预览游船观光、文化驿站等服务,将硬新闻转化为“生活指南”,而2024年12月发布的《金龙湖环湖路全线贯通》一文,则巧妙结合无人机航拍与市民访谈,将蜿蜒6.1公里的环湖路与彩色漫步道比作“缠绕戈壁美人的缎带”,赋予硬核工程以诗意和浪漫。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创新方式的同时,上述报道始终聚焦“人”的需求。例如,报道中详述项目新增2000个停车位、1500平方米沙滩区的规划,解答市民对“停车难”“亲子空间不足”的关切;通过“树广场绿植成活率”“湿生植物驳岸生态效益”等专业解读,传递“精品绿化与自然植被融合”的生态理念。
关于金龙湖公园建设的系列报道,是市融媒体中心用笔尖和镜头,将民生工程的“大写意”细化为“工笔画”的生动缩影。这不仅是践行“四力”的生动注脚,更是媒体守正创新的典范——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以专业精神守护新闻的本质,用创新思维激活传播的价值。正如金龙湖的碧波终将润泽戈壁,这种扎根民生、记录时代的努力,也必将滋养一座城市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