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同绘壮丽工业景观与自然风光
——访“和美新疆—2024年中国油画名家采风创作活动”嘉宾
敖清

10月6日,第五期“和美新疆—2024年中国油画名家采风创作活动”走进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画家们围绕独山子区石油石化工业景观和自然风光进行采风创作。

江苏省油画学会副秘书长唐满生、山西省美术家协会油画学会副会长金小民及新疆油画学会副主席付剑锋,讲述了对克拉玛依的独特印象,以及在艺术创作中的手法运用与灵感源泉。


展现工业韵律与城市文化

画家唐满生向记者介绍他的作品。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唐满生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油画学会副秘书长、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凤凰艺都美术馆执行馆长、江南大学特聘研究员、无锡市油画学会主席。


记者:在克拉玛依,令您印象最深刻的景色是什么?

唐满生:克拉玛依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在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我第一次看见了规模如此庞大的石化工厂,高耸的炼油塔、纵横交错的管道以及各种石化装置……这些景象比很多自然风光更让我感到震撼,同时,让我感受到了工业的力量和生命的脉动。

在泥火山景区,我们可以俯瞰独山子区的景色。从高处望去,独山子区呈现出忙忙碌碌、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种石化装置和管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工业美感。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自己创作的主题。

唐满生:我们这次采风创作活动的主题是“和美新疆”,这就要求作品不仅要体现新疆的自然美,更要注重人文美。克拉玛依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城市文化,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体验并呈现。

今天,我以独山子区的石化装置作为创作的核心素材。我认为,作为画家,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种独特的工业之美呈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它,欣赏它的魅力。

克拉玛依的景致丰富多彩,无论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还是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都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我深信,只要我们用心感受、深入挖掘,就能不断发现克拉玛依独有的魅力与韵味。


描绘石油之城的独特风情

画家金小民正进行创作。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金小民

山西省美术家协会油画学会副会长、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其作品取材广泛、风格平实,多次入展国家级美展,他在各级学术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有《金小民速写集》《金小民油画集》。


记者:克拉玛依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金小民:通过这几天的实地采风和学习,我深入了解了克拉玛依石油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以及这座城市为国家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石油人勤劳奉献、勇于拼搏的拓荒精神,更是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倍感敬仰与钦佩。

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新疆这片土地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创作题材,这些题材值得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与表达。我计划将此次克拉玛依采风之旅中汲取的灵感精髓融入我的创作之中,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克拉玛依的独特魅力展现给更多人。

记者:您在画作中使用了一种特殊材料,可以介绍一下吗?

金小民:克拉玛依犹如荒漠中的一颗明珠,因此,我在油画颜料中加入了独山子区的沙土,通过沙土与颜料的融合,使画面充斥着粗犷、原始的气息,在纹理间展现出戈壁的荒凉与壮丽。我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创作手法,传达克拉玛依人民在极端的自然条件下依然不屈不挠,铸就石油城的艰辛历程与非凡成就。这也是我通过此次艺术创作,最想向观者传递的核心思想,希望能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克拉玛依。


让油城艺术之花更加绚烂

画家付剑锋在进行创作。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付剑锋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自治区文联委员,中国石油文联主席团委员,新疆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石油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新疆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自治区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记者:今天您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付剑锋:此次画家们在泥火山上集体创作的场面蔚为壮观,我的画作也随之呈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新疆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而克拉玛依这座全国闻名的工业化城市,以其独特的工业场景,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这些场景既独特又充满魅力,它们是我这次写生的重要描绘对象。我希望能够通过手中的画笔,展现克拉玛依的独特魅力,为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在这次采风活动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付剑锋:作为一名克拉玛依本土画家,我在这次采风活动中收获颇丰,内心充满了自豪。与其他艺术家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他们创新的绘画方式为我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我相信,艺术的多样化表达将为克拉玛依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认为,此次采风活动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油城艺术创作的发展,更精彩地呈现了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的艺术魅力。希望未来有更多这样的艺术互动活动,让这座城市的艺术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时间:2024-10-09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