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市慈善总会签约“一老一小”项目,每天为全市300余位老人和儿童每人送去一袋牛奶、一个鸡蛋;连续5年在中秋节慰问全市困难家庭,为400余户困难家庭送去生活物资;为市实验学校捐赠3台空调,改善体育课教学环境……
自2010年成立以来,克拉玛依市河南商会(以下简称“河南商会”)始终坚持“凝聚会员、共谋发展”的办会原则,秉承“凝聚豫商、回报社会”的办会宗旨,积极推动和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彰显了商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2016年,河南商会在市慈善总会设立了“豫商善德”基金池,并捐款156万元作为首批善款注入基金池。善款用来精准参与全市慈善事业,为困难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截至目前,该基金池累计捐出善款近30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000余人次,为社会慈善活动常态化开展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河南商会会员捐赠善款200多万元,并发动1100余人次参与志愿者服务,多次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公安干警。
2021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遭受特大暴雨灾害,河南商会第一时间捐款131.11万元,用于抗洪救灾。
2023年12月,甘肃、青海省发生地震灾害,河南商会组织会员企业捐赠善款超12万元,助力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截至目前,河南商会已面向全社会累计捐款捐物2000余万元,并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四好商会”,获得“爱心商会”“助学公益先进商会”等百余项荣誉称号。
“河南商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践行商会的初心与使命。今后,我们将持续开展多样化的慈善活动,展现企业社会责任感,弘扬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用力所能及的力量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河南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晓说。
尽己所能,让慈善脚步永不停歇
油城一市民 坚持捐款19年
本报讯(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李灿雅)“只要我捐的钱能对贫困的孩子有一丁点帮助,我就心满意足了。”8月19日,市民祝玉江对记者说。
祝玉江今年63岁,自2005年以来,他连续19年向市慈善总会捐款,累积捐款金额超7000元。
19年前,还在井下作业公司酸化压裂公司工作的祝玉江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市慈善总会的报道,报道中提到,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在大学里啃馒头、嚼咸菜,素菜都很少吃,更别提沾荤腥了。
就是这样一篇报道,让祝玉江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尽自己所能帮助贫困孩子。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于是,祝玉江在多方打听了解市慈善总会的情况后,决定每年向市慈善总会捐款一次,由市慈善总会对善款进行合理分配,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定下捐款计划后,祝玉江便走上了慈善之路。从2005年起,每年春暖花开之时,祝玉江就会带着善款,前往市慈善总会。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祝玉江除通过单位向灾区捐款1000元外,又和妻子通过市慈善总会向灾区捐款600元。
在祝玉江的言传身教下,2016年,他的女儿祝娅淇也和父亲一样走上了慈善之路。她会在每年3月和9月向市慈善总会捐款,因为3月和9月是她两个孩子的生日月。
“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像外公一样去帮助他人,不计得失、乐于奉献。”祝娅淇说。
2023年3月,祝玉江被市慈善总会授予“慈善之星”荣誉称号。
“我只是一位普通市民,能力有限,我的捐款数额虽不大,但凝聚了我对社会慈善事业的一片心意。”祝玉江说,“慈善之路永不止步,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