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个人组成的班组,在6年时间里为油田贡献原油产量13.5万余吨,增产7.9万余吨,累计产值超过4000万元,其服务水平得到了各油田用户的一致好评。
走进这个班组,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是它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新疆广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元热采事业部继荣获市级、自治区级“工人先锋号”称号之后,再次将“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揽入怀中。
引进技术
新疆广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元热采事业部的主要工作范畴是对油田稠油区块中的低效井、常关井进行多元热采,从而提高原油产量。
成立初期,这个事业部班组仅有10人、两套施工设备,注气规模小、设备作业连续性差,市场竞争力较弱。
如何在现有的人力资源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率,成了摆在这个班组面前最大的难题。
2017年,该公司通过对市场上同领域的其他企业进行分析对比,决定进行差异化发展,引进多元介质两相流数字化稠油热驱技术。
“过去,对这些常关井、低效井进行措施作业时,需要很多设备,包括锅炉、注气车等,成本很高,效率还低。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不但措施范围广、采油速度快,过程中还节能环保,增产效果显著。”该事业部技术员许小康说。
设备买了,技术也引进了,可施工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新问题——装备自动化水平低,燃烧稳定性差,无法实现在线腐蚀检测,没有形成标准的作业规范,管理难度大。
面对这些问题,该事业部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一方面,他们通过重新编写控制系统程序,大幅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稳定燃烧,还开发了在线腐蚀检测系统;另一方面,他们制定了作业规范,形成了企业标准,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攻克难题
水套是“多元介质两相流数字化稠油热驱成套装置”中的核心部件。可它频繁损坏,每3个月就要更换一次,而该部件又价值不菲,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面对这一问题,多元热采事业部的技术骨干们组成了一个研发小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攻关解决。
整根换材质不行,局部换材质还不行……愁坏了当时研发组的成员们。
他们只能再重新寻找合适的材质、设计加工工艺,花费了近一年时间,总算找到既经济又可靠的水套工艺,将水套的使用寿命从过去的3个月延长至近10个月,解决了频繁更换导致的高成本痛点问题。
解决水套问题是该事业部力求创新的一个缩影。6年里,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热采效率早已成为该事业部的常态。
许小康介绍说,采用多元介质两相流数字化稠油热驱技术注入之初,在多介质热流体时,容易腐蚀油井管壁造成泄漏,施工作业风险高。
为此,该事业部组织技术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日夜奋战在一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配比到稳定的多介质热流体,解决了多元热采对油田管网及井筒设备存在较大腐蚀的隐患,降低了施工作业风险。
与此同时,多元介质两相流数字化稠油热驱设备最初设计为燃烧柴油,成本昂贵。通过研究,该事业部技术人员改进了原油燃烧工艺,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随着一个个问题被解决,该事业部的多元介质两相流数字化稠油热驱装备技术也逐步走向成熟。
2022年,新疆广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元热采事业部研发使用的“多元介质两相流数字化稠油热驱成套装置”通过了自治区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填补了自治区空白,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创新不止
一根重达30公斤的施工管线,不但搬运起来费劲,安装连接更耗时费力。
怎么才能缩短施工时间,快速安装施工管线?
多元热采事业部的技术人员利用半年时间,跑遍全国各类生产厂家进行选材,并重新设计管线连接工艺,最终生产出了适合多元热采的、轻便又安装便捷的管线,解决了这个施工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6年里,多元热采事业部正是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不断摸索、学习、实践,提升了技术水平,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他们承揽的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不但从新疆走向了全国,还走出了国门。
现如今,该事业部人员已有52人,施工队伍也增加至11支。
6年来,该事业部结合实际生产制定了一套高效运维管理体系,包括各项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故障判断及处理规程等,形成多元热采独特的、可快速复制的运维管理模式。
去年,该事业部研发的《多元介质两相流数字化稠油热采工艺研究及应用》项目已列入克拉玛依市重点研发项目。
他们通过研制自动化、平台化、车载化、全天候(满足冬季连续作业)的多元介质两相流数字化稠油热采成套装置,形成了以多介质热采为核心的、多种增产技术有机组合的油藏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可为各大油田提高稠油采收率提供新的方案。
目前,该事业部形成了《多元介质两相流数字化稠油热驱成套装置制造企业标准》和《多元介质两相流数字化稠油热驱作业技术规范》两项企业标准,成为全疆该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和技术引领者;共申请专利9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
通过科技创新,新疆广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元热采事业部让“小班组”焕发出“大能量”,走出了一条从引用技术、改进技术,到升级技术、引领技术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