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聚人才之力 筑发展之基
——新疆油田公司电力公司(新能源项目部)多层次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屈斌 雷振 钱小芸

在电力公司(新能源项目部)举办的技术比武大赛中,参赛员工正在对配电开关柜进行实操。克拉玛依融媒通讯员 苏江峰 摄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作为新疆油田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的主力军,电力公司(新能源项目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疆油田公司人才强企工作部署,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选人识才的首位,多层次推动电力人才培养,为加快新时代新型电力公司建设筑牢发展根基。

油田公司赋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

成立之初,电力公司(新能源项目部)员工的平均年龄为49岁,新鲜血液的涌入激活了人才发展的“一池春水”。

以“生产经营需求”为核心的选人、用人方案,使该公司催生出了一批新岗位、新机会。以此为基础,借助多渠道引才,该公司组织机构支撑作用逐渐得以增强。

两年来,新疆油田公司在人力资源上给予该公司大力支持,先后多次在油田公司内部选聘百余名年轻骨干充实电力队伍,选聘岗位涉及新能源相关专业技术岗、经营管理岗、客户服务岗、操作运维岗等,大大优化了“三支队伍”的年龄结构和队伍层次。此外,新疆油田公司还先后分配39名校招本、硕毕业生,助力该公司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有效稳固高质量发展根基。

“把人才引进来只是第一步,让他们快速成长,尽快在公司各岗位中立足,实现人力资源在公司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该公司人事(组织)科科长孔丹丹说。

盘活内部资源

筑好人才“蓄水池”

一直以来,电力公司(新能源项目部)都在谋求解决结构性缺员、人才潜力挖掘不足等现实性问题的途径。

为此,该公司着力构建“三支队伍”人才发展大格局,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发挥特长,管理人员锻炼轮岗,技能操作人员专攻技艺,后勤岗位人员走向一线……求新求变,向内求索,盘活内部人力资源,筑好人才“蓄水池”。

“电力行业专业性强、精细化程度高、安全风险大,培养一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至少需要3至5年时间。但现阶段公司人员结构出现断层,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十分紧缺,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迫在眉睫。”孔丹丹说。

通过创新提出电力大讲堂、“夜校+”等培训模式,该公司以专业知识为“脑”,制订前沿、专业化培训内容,扩容员工知识储备;以优化模式为“魂”,采取自学、线上交流、模拟操作等多种形式,拓宽培训渠道和资源;以激励机制为“干”,开展优秀师徒结对表彰、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挖掘员工专业技术潜力。

今年8月,电力公司(新能源项目部)第一届技术比武活动圆满落幕,转岗仅一年多的专业技术新人周星辰、刘健等员工脱颖而出。他们作为新转岗的年轻专业技术干部,与一线技能操作人员同台竞技,成为该公司大力推行“以赛炼才”的受益者。

干部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先锋队,更是带领全体员工加快推进企业高质量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该公司通过轮岗、新能源项目挂职锻炼等方式,磨砺干部队伍多岗位适应能力,充分调动了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干部人才的干事创业热情,淬炼他们肯干实干的本领。同时,为做好干部队伍的“新老接替”,该公司还以实绩激励退岗领导干部“退位不退岗”,持续发挥经验余热。

今年,配电线路工和变电站值班员两大实训基地的改造投用,大大提升了车间轮训、岗位练兵的效能,而打造技师工作室,加强技师班组长“双培养”等方式,也为高技能操作人才价值提升“充电赋能”。

精心搭台育才

助青年“破茧成蝶”

青年人才是电力公司(新能源项目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青年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秉持“成体系、补短板、明觉察、抓实干、促新风”的育才理念,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新疆油田公司“人才强企”对年轻干部培养的统一安排部署,注重政治引领,坚持因材施教,优选双师带徒,促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

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电力系统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哈衣那尔·吐尔艾力是该公司新能源发展方面的年轻生力军。进入公司一年来,他先后在电力调度中心、发供电部、电力(新能源)研究所及客户服务中心等基层单位轮岗,参与过3个新能源项目。

“公司给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搭建了施展才干的舞台,每一次实践经历都让我快速成长。”哈衣那尔·吐尔艾力说。

以“年轻干部人才库”建设为载体平台,该公司将青年员工日常表现纳入人才库管理,构建具有前瞻性和企业特色的青年干部人才培养体系。以“四个课堂”为重点搭建学习平台,用好理论学习老课堂、融入经验传授活课堂、设置专业讨论分课堂、激活岗位差异微课堂,培养可堪大用、适应生产需求的专业化年轻队伍,助力青年员工“破茧成蝶”。

时间:2023-12-01    来源: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