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克拉玛依氢能产业综述 之一
打造氢能产业“克拉玛依方阵”
——克拉玛依氢能发展政策规划体系综述
娄林毅


发展目标

我市将围绕“氢能产业强基、化工应用、绿电示范、交通试点、产业配套”五大工程,构建“风光制氢、石化用氢、氢电供能”产业链

到2025年,我市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打造一批绿氢化工示范场景,建成1个零碳数据中心、1个零碳城区

发展优势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800小时,具备建设千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发电基地的优越条件,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力超百万吨

工业基础雄厚,特种装备制造运营、安全管理经验丰富,人才培养体系健全

两大石油化工产业聚集区全年用氢量超过10万吨,和云计算数据中心、交通、供暖、运输等广泛的绿电、绿能需求一起构成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克拉玛依还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能源资源大通道的重点城市

实施项目

今年4月,我市首个氢能产业智能装备制造项目——ZXD分布式制氢混合燃烧系统装备制造项目通过验收 5月,我市和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的9家企业签订了10个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项目涵盖氢能全产业链

风劲帆满图新志,“氢”花已然绽油城。9月26日,2023年中国西部氢能大会将在克拉玛依召开。这标志着克拉玛依这位“共和国石油长子”正在从油城向新能源之城迈进。氢能,将成为克拉玛依这座石油名城的又一张新名片。

今年7月,我市围绕“一主多元”产业布局,在全疆率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根据该计划,我市将依托现有的石化工业和风光新能源产业基础优势,围绕“氢能产业强基、化工应用、绿电示范、交通试点、产业配套”五大工程,构建“风光制氢、石化用氢、氢电供能”产业链,加大制氢、储运氢、加注、绿色甲醇等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进氢储能调峰电站、绿电制氢、零碳城区等先行项目。

到2025年,我市氢能产业规模将显著增长,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实现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打造一批绿氢化工示范场景,建成1个零碳数据中心、1个零碳城区。届时,克拉玛依将基本形成氢能“制、储、运、加、用”的全产业生态,初步建成功能配套齐全、引领带动作用强的“新疆氢能港”,打造全疆氢能产业示范区,形成以“中国西部氢都”为名片的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格局。

克拉玛依绘制宏伟氢能发展蓝图的信心和底气来自哪里?正是来自克拉玛依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工业基础、应用场景和地理区位优势。

克拉玛依全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800小时,具备建设千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发电基地的优越条件,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力超百万吨。作为全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克拉玛依工业基础雄厚,特种装备制造运营、安全管理经验丰富,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为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两大石油化工产业聚集区全年用氢量超过10万吨,绿氢替代空间巨大,和云计算数据中心、交通、供暖、运输等广泛的绿电、绿能需求一起构成了丰富的“一氢多用”综合应用场景。

在地理区位方面,克拉玛依地处中北亚世界级油气富集区,是丝绸之路核心区北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和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与中亚经济走廊交会城市,中哈原油管道、西气东输工程在此汇集,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能源资源大通道的重点城市。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克拉玛依有能力、有条件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氢能产业发展合作交流平台,面向中北亚、辐射俄罗斯,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氢能产业发展。

今年4月,我市首个氢能产业智能装备制造项目——ZXD分布式制氢混合燃烧系统装备制造项目通过验收。5月,我市和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的9家企业签订了10个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项目涵盖氢储能调峰电站、绿氢制造装备、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等氢能全产业链。

其中,源网荷储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将在我市落地建设氢储能调峰电站、热电联供、零碳园区等项目,总投资规模约350亿元。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正在制定氢能产业支持政策和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目标是到2035年,成为新疆乃至中北亚区域绿氢供应中心节点城市,推进氢能在我市经济社会生活各环节得到深度应用,成为绿色综合能源体系的重要载体,助力克拉玛依成为传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典范,基本实现氢能社会绿色愿景。

氢能引领转型,共创零碳未来。一幅氢能新城的宏伟蓝图,正在克拉玛依的广袤大地上徐徐展开。

时间:2023-09-25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