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创新“四微”工作法 办好为民服务实事

北坡社区居民在小区大门口的微心愿墙上填写微心愿。克拉玛依日报通讯员 冯海霞 摄

金龙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面向辖区8家企业100多名务工人员开展“夏日送健康,清凉迎端午”益企“微服务”慰问活动。克拉玛依日报通讯员 赵袆 摄

上游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昊峰工贸党支部积极认领居民反映的社区道路不平整的“微诉求”,填埋了路面3处凹陷。克拉玛依日报通讯员 陆炳丞 摄


编者按:

9月11日,人民日报社主管的《城市党建周刊》刊发了一篇文章——《新疆克拉玛依市:创新“四微”工作法 办好为民服务实事》,文章聚焦我市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推行的“四微”工作法,展现了我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心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的工作成效。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推行“四微”工作法,通过点亮“微心愿”、回应“微诉求”、做实“微服务”、深化“微治理”,把实事办好,把好事落细,持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点亮“微心愿”

答好群众期待卷

台账式征集。克拉玛依市采取发布公告、设置信箱、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实现“微心愿”征集全覆盖,将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弱势群体列为重点征集对象。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内容时限,将“微心愿”细化为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等15个方面并建立台账。

集群式认领。整合社区联点单位、社区(村)人员力量,统筹“红细胞”党员、居民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动员“大党委”成员单位力量,将各支力量的性质特长与“微心愿”进行匹配,合理划分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通过“一组多能”“一人多组”等方式,组织认领“微心愿”。

责任制落实。按照“领导干部带头办、党组织指导办、党员具体办”的原则,各支力量在7天内与群众完成对接,承诺办结时间,社区(村)“两委”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进行跟踪回访,对落实不及时的提醒督促,对落实有困难的快速转办,对落实成效好的反馈表扬。截至目前,全市各社区(村)共收集“微心愿”6185条,认领率100%,已完成6079条,办结率98.3%。克拉玛依区昆仑路街道永安社区广泛征集各族居民关于寻找老战友、维修家具家电等“微心愿”近百条,组织“红细胞”党员和居民志愿服务队认领办结,群众满意率达100%。

回应“微诉求”

答好为民解困卷

“问需于民”收集诉求。克拉玛依市采取“自己找+群众提”模式,线下通过开展走访入户,组织民情恳谈会、居民会议、业主大会,开放“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形式,线上利用政务网站APP、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渠道,广泛征集民生诉求,确保摸清、摸准、摸全。

精准施策解决诉求。抓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针对收集的水暖管线老化、施工扰民、公交线路不便利等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的困难诉求,各社区报至街道进行统一研判分析,街道党工委召集职能部门、物业公司、辖区单位等力量,共同探讨、主动认领、协同解决民生诉求。截至目前,全市已受理诉求2759件,受理率100%,解决率98.6%,群众满意率99.3%。

闭环管理确保成效。各街道(乡镇)、社区(村)全过程、全周期参与督办,并向群众跟踪反馈办结进度,组织居民对已办结困难诉求的完成情况、满意度和参与办理的部门单位进行测评,测评结果通过联席会议进行反馈。独山子区西宁路街道第九社区用好“克拉玛依智慧党建”平台和“红色家园”程序,开放式征集群众困难诉求,协调解决了小区经常性停水、农民工欠薪等困难诉求30余件,建立居民点评积分制度,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做实“微服务”

答好服务民生卷

服务农村产业发展。在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单位的指导下,引入先进技术,优化种养殖结构,打造以东楼果片、香嘴风干肉为代表的合作社和工厂,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筹措资金帮助村民规划旅游景点,扮美农家庭院,打造风情民宿,销售文创产品,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服务辖区商圈经营。依托商圈党群服务站,指导建立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产品展示、投诉受理、纠纷调解、创业培训、金融贷款等一站式服务,推动商圈发展;用好互联网资源,围绕线上经营等内容组织培训交流,帮助商户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实现引流聚客。

服务辖区企业生产。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对接不同群体就业需求,持续双向发力,开展“送岗位进社区”专场招聘会60余场,组织线上小型招聘会100余场,5300余人实现就业,缓解企业用工难;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3000余场次,有效稳定就业人群,有力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金龙镇街道田园社区积极引导居民在园区就业,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和就业技能培训,打造“红色大篷车”“移动课堂”等品牌活动,开展会议精神、政策法规宣讲。

深化“微治理”

答好基层治理卷

推进“物社联动”工作机制。在社区党委引领下,推动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同向发力;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多方共同参与协商议事。截至目前,55个物业服务项目实现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交叉任职,召开联席会议1000余次,解决物业纠纷2000余件,有效破解社区管理难题。

落实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发挥人大、政协、司法、信访、人社等派出单位的优势,整合优化调解队伍,成立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平台”和“检察官(法官)工作室”为代表的线上线下阵地,实现“接待、调解、受理、处理、结案”的全流程办理,全年参与调解案件超过1000件,有效破解社区基层治理的矛盾纠纷调解难题。

探索“党建+积分”工作机制。由村党支部牵头制定村民积分制管理办法,将庭院卫生、厕所革命、牲畜管理、志愿服务等村级事务与村民积分挂钩,建立积分动态管理台账,实行月评分、月奖励并设置“红黑榜”公示,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也作为村级集体收入分红中的重要依据,有效破解乡村治理的参与难题。乌尔禾区乌尔禾镇查干草村用好积分管理办法,每季度评比“最美庭院”并给予奖励,同步修订村规民约,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时间:2023-09-22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