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白衣执甲 冲锋“疫”线
再努尔·则力甫别克 胡阳 拓伟峰 张帆

编者按

战“疫”路上,有这样一群医务工作者,他们白衣为甲,冲锋“疫”线,不分昼夜,逆行奋战。

他们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他们昼夜无休与病毒作战。他们是生命线上的“摆渡人”,为守护生命筑起防线。


杨丽: 心怀患者,困难面前不退缩


“感恩所遇与所见,愿世界皆安,你我去看想看的风景,见想见的人!”11月5日,从伊犁州抗疫一线回来的杨丽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动态。

回首过去的80余天,她在历练中成长、在逆境中坚强。

杨丽今年30岁,是市中心医院血液肿瘤科护师,也是一名青年党员。8月11日,接到自治区下发的驰援伊犁州的通知后,她主动报名,收拾行囊,奔赴一线,“作为青年党员,在大事面前要显担当,困难面前不退缩。”

抵达伊犁州后,杨丽被派往得景方舱医院工作。

全心投入

“药品来啦!大家记得按时服用。”早上8时,杨丽身穿防护服,开始向患者发放药品。

作为护师,她在方舱内主要负责观察患者病情以及心理状态,解决患者日常反映的问题,并负责舱内环境消毒杀菌以及药品、食品发放工作。

得景方舱医院巡查一圈下来需要步行30分钟左右,而在杨丽每天的工作中,会有很多这样的“30分钟”,很快,她和患者变得熟悉起来。方舱医院内患者年龄跨度大,年龄最大的患者80多岁,最小的患者不到10岁,杨丽根据每一个人的年龄、性格、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

“阿姨,您怎么还没有吃饭呀?”有一天,杨丽看见一位60多岁的患者卧在床上,食品放在一旁。她走上前询问,发现这位患者心情不好,没有心思吃饭。杨丽耐心地劝导:“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我理解您的心情,但是,您不好好吃饭,怎么能快点回家呢?”

经过杨丽的一番安抚,患者心情平复许多。后来,每次吃饭时间,杨丽经过老人的床铺,都会看见吃得干干净净的饭盒。

保持初心

每天,天色逐渐暗淡时,杨丽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方舱内的“一脱间”,脱下面屏、防护服、外用手套、护目镜,再走到“二脱间”,脱下鞋套、工作帽、内用手套……

一天下来,她的双手被汗水和消毒液浸泡得皱巴巴的,“其实,身体上的累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乐观,意志要坚强。”杨丽说。

每周,杨丽所在的临时党支部都会举办心理小课堂,一节《如何战胜自己》让她印象深刻。“其实战胜自己,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初心。”杨丽说,成为一名医护人员,是她从小以来的目标。

杨丽是甘肃人,小时候,她被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的事迹所触动,从河西学院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白衣天使。

情暖病患

10月8日,杨丽接到通知,被派往伊犁州体育馆方舱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她欣然接受,很快就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

有一天,一名患者在进舱口的接诊处产生了抵触心理。杨丽上前和医生共同和患者沟通、谈心两个多小时,还把自己带的零食与患者分享。“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她告诉患者:“我们互相理解,也希望你可以早日康复出舱。”最终,这位患者在杨丽的安慰下打开了心结。

一天清晨,方舱内陆续有患者康复出舱,杨丽站在出舱口,目送着昔日的“旧识”面带着微笑走出去,她和他们挥挥手,大声说再见。

“那是我最开心的一天。”杨丽说,“相信未来会更好!”


阿布力孜·吾甫尔: 冲锋一线,当好战“疫”排头兵


“回家的感觉真好!”11月10日,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下简称“伊犁州”)归来的阿布力孜·吾甫尔走下车,望着眼前迎接援伊医护人员的同事,由衷地感叹。

阿布力孜·吾甫尔是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8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接到自治区下发的驰援伊犁州的通知,他简单收拾了行李,与家人道别后,和同事们共同走上了抗疫一线。

每天工作12小时

2007年,阿布力孜·吾甫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过去的15年中,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词。 “这次前往抗疫一线,我的同事们时刻冲锋在前,那种拼搏的精神不断感染着我。” 阿布力孜·吾甫尔说。

伊犁州昆香方舱医院能容纳1200名患者,阿布力孜·吾甫尔所在的分仓最多容纳300名患者。初到方舱医院时,他每日在仓内工作4小时,仓外工作8小时。

“那时天热,大家出汗多,不到4个小时,我们的防护服会膨胀起来,倒是像名副其实的‘大白’。” 阿布力孜·吾甫尔说。

“大夫”写在防护服上

“您好,在舱内请配合治疗,注意休息,我们将负责您的健康安全……”一大早,阿布力孜·吾甫尔握着一沓纸、一支笔,在伊犁州昆香方舱医院内接收前来治疗的患者。

统计人数、核实信息、了解患者病史、填写入院评估表、判断患者照顾等级……每接收一位患者,阿布力孜·吾甫尔就会和队友一同分工协作,将患者信息细致填写清楚。

昆香方舱内的医务人员,有的在防护服背面写下了姓名和职务;有的人画上图画来激励自己,阿布力孜·吾甫尔则留下了“大夫”二字。

“我想让患者在需要医生的第一时间内就能看到我。”他说,“大家不必记得我的名字,只要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找到我就足够了。”

“文化墙”上的心里话

一次,阿布力孜·吾甫尔在和患者交流时,了解到该患者的孩子独自在家,他及时帮患者联系到对应社区,宽解他内心的担忧。“我也是一个父亲,我明白作为父亲对孩子的那份深沉的爱。”阿布力孜·吾甫尔说。

为了更好地放松患者的心态,方舱内布置了一面“文化墙”。阿布力孜·吾甫尔给患者们分发了五颜六色的水彩笔,鼓励他们在“文化墙”上留下心里话。

一天、两天、三天……这面墙上的颜色越来越多,感谢信、感想、签名……写满字的“文化墙”成了患者们表达心声的窗口。

10月,当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配送的保障物资来到阿布力孜·吾甫尔所在的住宿点时,他也收到了家里寄来的厚衣服、食品等物资。

安顿好物资后,他再次身穿防护衣,一头扎入工作中,防护服后的“大夫”二字在夜里格外耀眼。


罗兰:甘于奉献,将责任扛在肩上


“全心全意尽使命,携手作战抗击疫情。感谢克拉玛依市独山子人民医院援伊医疗队。”11月10日,看着伊宁市维吾尔医医院送来的锦旗,罗兰回忆着自己的“援伊时光”。

罗兰是独山子人民医院党政办公室主任。8月19日,在接到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驰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下简称“伊犁州”)的通知后,罗兰积极响应、主动报名,随后,便和我市第四支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和核酸采样人员赶赴伊犁州,加入到抗击疫情行动中。

发挥作用

83天,罗兰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她以白衣为战袍,以生命守护生命。

8月20日6时,在经过7个小时的颠簸后,罗兰和“战友”们抵达伊犁州。作为分队的领队,罗兰带领同行党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被选举成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我们要积极发挥‘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作用。”罗兰说。

当日9时,罗兰和同行队员抵达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方舱医院后,迅速组织同行队员共同选出操作培训老师、医疗组长、健康监测员、生活保障员等9名队员成立“小专班”,并开始组织队员学习穿脱防护用品、职业暴露应急处置知识,严格监督,确保队员规范穿脱防护服人人过关。

8月21日,罗兰接到任务,开始组织队员对方舱医院进行筹建工作。方舱医院共有3层开放586个床位,三区划分定位、安排布局、补充抢救物资,每一项筹建工作,队员们都全力以赴投入,力求用科学、严谨的环境和完善的工作流程接待患者。

以身作则

作为领队,从患者到医护人员,每一个人、每一件小事,她都记挂在心上。一天的工作结束往往已是半夜,脸上勒出一道道红印,衣服已被汗水浸湿。

罗兰在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期间,组织全体党员定期开展线上组织生活。在身边党员的感染鼓舞下,临时支部收到38封入党申请书,在一个月内均安排了谈话。

罗兰得知,部分地区居民生活有困难,她主动带头向伊犁慈善总会捐款2000元,在她的带动下,其他党员也纷纷捐款支援。

作为支部书记,她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甘于奉献

10月13日,罗兰和队友共同转移至伊宁市维吾尔医医院,开始新一阶段的抗疫工作。

各部门分工协作,在72小时就完成了筹建工作。

由于天气转凉,又没有取暖设备,晚上睡觉时,罗兰就用矿泉水瓶当“热水袋”取暖。

在过去的80余天,罗兰从来没有和家人视频通话。“我怕听到他们的声音后,自己会变得脆弱。作为领队,需要的是坚定的意志和信念,这样才能带领大家共同‘战斗’。”罗兰说。

奔赴前线,去时无畏,归来无恙。

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头。罗兰和许许多多的医护工作者一样,用初心和使命诠释着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时间:2022-11-16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