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始终按照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部署,精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把“外防输入”做为重中之重,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保证了全市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产业发展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各族群众安居乐业。
我市全面落实“保物流畅通、保稳链供应、保农业生产、保基本民生、保纾困解难”的要求,成立“五保”工作服务专班,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累计通行保障地方企业117家、协调通行车辆1.3万辆次,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疫情期间途经独库公路的旅客提供低价房车营地、集中住宿及上门服务,妥善做好服务管理工作,疏导车辆6.5万辆次,人员25.9万人次;积极协调增加进出疆通道数量,加密了克拉玛依至成都、西安、兰州航班以及客运班车频次,8月以来,克拉玛依古海机场累计运输旅客同比增长63%,有效缓解了周边地区旅客和学生的进出疆压力。
我市坚持靠前服务抓好工业企业生产。此轮疫情期间,我市充分发挥“千人入千企”工作机制作用,主动上门服务、纾难解困,全市10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正常生产。我市还召开“为油服务”工作推进会,助力中央驻市石油石化企业稳产上产、提质增效,建立企业信息日报告制度,重点解决了独山子石化公司250吨/日石油焦运输受阻、重要工程物资滞留等事宜。8月以来,全市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4%、11.7%;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0.1%。协调解决天利高新石化20万吨/年EVA、克拉玛依石化公司15万吨/年白油加氢装置等自治区重点项目的国外专家进厂作业、进口物资运输、原材料供应等问题,目前,两个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9月将全面投产,比计划投产时间提前1个月。
我市多措并举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充分释放疫情防控红利,抢抓三季度施工黄金期,全面贯彻“六重清单”机制,构建项目推进工作三级管理体系,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协调落实用工、用料、机械设备等要素保障,加快“并联审批”和“容缺办理”,为项目建设开通“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全市210个新建续建项目已全部实现开复工,其中,西部乌镇、白杨河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工程等57个重点项目已建成投用。据初步统计,8月以来,全市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比增长15%以上。
接下来,我市将高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顺利实现全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克拉玛依应有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