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以下简称“校区”)毕业生回信两周年之际,市委书记赵文泉一行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李平一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陈峰一行,在市机关一号楼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由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冯述江主持。
座谈会上,李平和陈峰分别代表教育部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做了发言,大家听取了校区资产管理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有关情况介绍,并就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校区毕业生的回信精神,大力推动校区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座谈。
赵文泉代表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向李平、陈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教育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长期以来对克拉玛依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他说,2015年教育部批准校区落户克拉玛依,是教育部、自治区党委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6年多来,校区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各有关兄弟高校的帮助支援下,开启了跨越式发展之路,招生省区市达到28个,招生专业达23个,在校师生达5100余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成果不断丰收,为我市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赵文泉指出,教育兴则城市兴,教育强则发展强。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推动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之上,一直将高等教育作为城市转型升级和高品质城市发展的基础,围绕工程教育基地和医疗教育基地为主体规划建设了克拉玛依大学城,尤其从人员编制、财政、科技项目以及就业服务、产教融合等方面给予了校区最大限度的支持。
赵文泉强调,2022年,是克拉玛依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克拉玛依抓住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围绕自治区支持克拉玛依创建国家级资源富集地区转型创新试验区,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石油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高起点谋划了坚持“一主多元”发展战略和构筑新能源、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和开放型经济“四大核心竞争力”,把克拉玛依打造成为新疆第一个外向型大工业加工基地,将克拉玛依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枢纽城市,为推动克拉玛依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愿景,开启了克拉玛依“二次创业”的宏伟征途。在克拉玛依“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作为与克拉玛依市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希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我们风雨同舟、砥砺前行,在产业和经济发展上,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在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上,用好“四方合作机制”,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基地,推动科研成果在克拉玛依转化,成为区域策源地;在人才培养方面,鼓励更多学子留疆、留克,服务当地。
最后,赵文泉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教育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诺:克拉玛依将一如既往支持校区建设和发展,以能挑千斤重、不担九百九的力度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携手努力,将校区建设成为立足新疆、面向全国、服务“一带一路”的高水平理工类大学,在新发展格局下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