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当事人曾多次商议赔偿事宜均未达成一致,法官前往双方住所地,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协商
经过法官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持续了3年之久的劳动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经过乌尔禾区人民法院的调解,本月底,柏某即将收到属于自己的35万元医疗费、补助金等。
上月16日,乌尔禾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承办法官耐心调解后,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持续了3年的劳动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2018年8月20日,柏某在某公司建筑工地干活时不慎从脚手架跌落受伤。同年10月,柏某向乌尔禾区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该局认定该公司与柏某具有劳动关系,并出具工伤认定通知书,裁决该公司向柏某支付相关费用38万余元。
该公司对裁决结果表示不服,为此,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调解,但均未能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
今年3月,该公司向乌尔禾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了解到双方当事人曾多次商议赔偿事宜,但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后,承办法官于上月前往双方住所地,在当事人“家门口”调解。在熟悉的环境下,双方当事人终于心平气和地就赔偿事宜进行磋商。
3个多小时的调解后,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由该公司于今年6月30日前一次性支付柏某医疗费、陪护费、伤残补助金等各项费用共计35万元。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乌尔禾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乌尔禾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依托多元调解机制,推进矛盾纠纷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努力在司法层面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