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我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现场,手工爱好者身着古装制作绒花。 本报全媒体首席记者闵勇 摄
活动现场,专业人员演示古琴加工过程。 本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闵勇 摄
融入传统文化学生们带来了富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击鼓展示、戏曲联唱、古琴演奏等表演
现场有剪纸、根雕、绒花制作、面塑等多种非遗手工技艺现场展示及作品展销区
共同保护非遗
小学将非遗艺术渗透到美术教育中,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加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局面
6月11日上午,克拉玛依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展演活动和“非遗购物节”主会场启动仪式在市文化馆举行。
该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非遗购物节”活动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活动现场,市第三小学、市第七小学、市第十小学、市第十一小学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学生们为在场的观众们带来了富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击鼓展示、戏曲联唱、古琴演奏、木偶剧以及舞蹈表演。
据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法规建设不断完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和群众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热情显著提高。全市各小学将传统文化中的非遗艺术渗透到美术教育中,开展了锡纸画、绒花、木偶制作、戏曲等课程探索和研发,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我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加强与周边地区、东部城市的文化交流,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加大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说。
同时,活动现场还有剪纸、根雕、绒花制作、面塑等多种非遗手工技艺现场展示及作品展销区,二楼非物质文化陈列展厅设有我市非物质文化项目及成果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