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7月以来,我市与西南石油大学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中心已立项四川援疆项目3个、培育成果转化项目1个、科技计划项目9个
中心将持续汇聚“川克”两地技术和产业资源,为科技创新注入活力动力
截至目前,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和西南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技术转移中心推动的重点成果转化项目——众城石油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智能修井机”已在玛湖油田成功试用并通过两轮验收,预计今年通过第三轮验收后,可在新疆油田全面推广应用。
5月25日,记者在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科技局举办的2022年西南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技术需求交流会上了解到上述信息。
此次交流会旨在充分借助四川科技援克机制,深化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与西南石油大学科技创新合作,加快西南石油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本地企业攻关技术瓶颈。
在交流环节,新疆贝肯化学有限公司等我市10家科技型企业分别就新型钻井液处理剂、油田短检泵周期井治理等提出了技术需求。对此,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工程与天然气学院、能源装备研究院、电气信息学院等学院的专家教授进行了一对一深入交流和探讨推进。
克拉玛依市众诚石油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此次会议不仅畅通了企业与西南石油大学的沟通渠道,更为企业解决了创新道路上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以新能源、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开放型经济为“四轮驱动”,构筑“四大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转型从资源要素驱动转移到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不断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创新实力。此次会议就是推动该战略落地的一次有效尝试。
自2019年7月中心成立以来,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与西南石油大学借助四川科技援克机制,有组织地开展多领域、深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健全合作创新、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截至目前,中心已立项四川援疆项目3个、培育成果转化项目1个、科技计划项目9个,14名学校专家纳入专家库。其中,重点项目“智能修井机”主要研制适用于新疆地区难钻地层岩石的高效长寿命个性化钻头,该项目的推广将推动新疆油田修井作业装备步入自动化时代。
“中心将持续汇聚‘川克’两地技术和产业资源,完善线上线下对接平台,进一步推动开展多层次、高效率的技术转移工作,促进产业资源流动与优势互补,为辖区科技创新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谢蜀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