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克拉玛依区委六届五次全会召开
努力为辖区各族人民群众谋发展、谋实利、谋幸福
刘哲 胡苗苗 郭宁

    5月29日,中共克拉玛依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全面推进法治克拉玛依区建设,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推进克拉玛依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努力为辖区各族人民群众谋发展、谋实利、谋幸福。

    会议由克拉玛依区委常委会主持。区委书记受区委常委会委托作工作报告,区委副书记、区长作经济工作专题讲话。

    会议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深刻阐明了政治与法治、改革与法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等重大关系,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克拉玛依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会议认为,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政治站位高、政治方向准、法治意识强、创新力度大、思路方位明、目标任务实,是在新疆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疆上下奋力推进“十四五”各项事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我们高扬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奋力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指明了目标方向。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学习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作出了详细部署,进一步明确了行动路径,对我们在新征程上凝心聚力推动克拉玛依区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会议强调,辖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切实把全面依法治国要求落实到工作各领域。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依法治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系统谋划推进法治克拉玛依区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治疆能力,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二是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专业化,依法依规化解好各类社会矛盾和风险隐患,坚决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三是全面夺取涉疆对外斗争主动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多途径、全方位、立体式讲好克拉玛依故事。四是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健全完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载体,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五是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努力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六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筑牢校园意识形态屏障,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筑牢长治久安思想根基。七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一主多元”发展思路,大力实施“1653”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六大产业”发展、“五大园区”建设、“三大示范区”打造互动发展,相互促进。八是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围绕健全“西引东来”“东联西出”优势,深化互通合作,促进区域融合互促整体开发发展,大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九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努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实际问题,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织密织牢公共安全防护网,让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十一是牢牢把握新时代兵团使命任务,支持兵团深化改革、发展壮大、高质量发展,推动兵地融合取得新突破。十二是坚定不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发挥人大、政协以及群团组织作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十三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旗帜鲜明讲政治,持之以恒强队伍,坚定不移打基础,锲而不舍净生态,久久为功强作风,使每一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成效。

    会议要求,辖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不负重托、团结奋进,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六届区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了会议。

    克拉玛依区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克拉玛依区人武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小拐乡、各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克拉玛依区属各部、委、办、局、党校、人民团体和区政府有关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时间:2022-05-3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