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就多复盘”,这是李瑾昊脑海中妈妈对他说过最多的一句话。他的妈妈是一位中学英语教师,也是对他学习生涯影响最深的人。
李瑾昊在高中时,算得上是班里最勤奋的人,可在理科学习上却总是“不开窍”。疲惫时的他选择通过看英语杂志、翻译英语歌词等方式,来排解自己心中的压力,因为英语是他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程。
两年前的夏天,他选择了远离家乡山东,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英语专业填在了高考志愿表的前列。
“高考结束后,当晚《新闻联播》的头条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给该校区首届毕业生的回信,我看到后立刻就去查询了校区的招生信息”,恰好那一年是该校区英语专业的首届招生,而深入学习英语是李瑾昊最大的愿望。
不久后,他便接到了校区的录取通知书,顺利进入了英语专业学习。
初入校园的他与大部分同学不同,当大家还在探索大学生活时,他就早已给自己定好了目标。他希望能以优异成绩获得保研的资格。
为了这个目标,他坚持每周为自己的学习制定明确计划,还要选一晚去校园内的红山湖边散心并复盘当周的学习和生活,“这是妈妈教我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它也变成了我成长的方法。”
由于李瑾昊从小就在妈妈的教导下,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他的英语水平总是远超同龄人,即使是面对大学课程内容,他也总能轻松应对。然而,大一的一次英语演讲比赛却给他泼了盆冷水。
在比赛的即兴问答环节,李瑾昊被问到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他一时间没有听懂,评委甚至还缓慢地重复了一遍,但他的回答并不流利。最终他只获得了本场比赛第三名。这让他认识到,学习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
当他一如既往复盘当周的学习和生活时,他认为这场比赛带来的改变不仅是在学习态度上,还让他成功丢掉了“学霸包袱”。他开始和同学在班级群内用自己的“丑照表情包”互动,在班里用幽默的笑声为大家活跃气氛,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主动承担班级工作,每到期末还会帮同学整理复习重点和答疑解惑。
在李瑾昊的前半段大学时光中,他一直在用行动去追逐自己的目标,他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保持着专业第一的好成绩。
当提及学生生涯结束后他的计划时,他兴奋地说:“我想当口译员,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职业。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做好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以后向更多人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