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们聆听党课《天山上的丰碑》时激动落泪。 本报通讯员 魏向阳 摄
●此次现场教学活动旨在带领学员进一步探寻石油精神,铸牢党性之魂,激励学员牢牢把握石油精神这个克拉玛依发展的“根”和“魂”●学员们前往独山子区展览(博物)馆、独库公路博物馆等地现场参观学习,并聆听《大漠巾帼杨拯陆》《天山上的丰碑》《三条输油管线的故事》党课
5月12日至13日,我市今年新提任副处级领导干部第一期培训班,前往新疆黑油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独山子区教学点进行现场教学培训。
此次现场教学活动旨在带领学员进一步探寻石油精神,铸牢党性之魂,激励学员牢牢把握石油精神这个克拉玛依发展的“根”和“魂”。期间,学员们先后前往独山子区展览(博物)馆、独库公路博物馆、新疆第一口油井旧址、独山子第一套蒸馏釜旧址、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办公旧址等地现场参观学习,并参加了包括聆听《大漠巾帼杨拯陆》《天山上的丰碑》《三条输油管线的故事》3堂党课在内的“四微”活动展示。
独山子区展览(博物)馆承载着独山子百年石油历史的印记,汇聚着几代石油人的光荣岁月。学员焦芙蓉参观后说:“铭记历史是对一代代石油人最好的致敬,传承石油精神更是推动一批批领导干部不断前行的重要动力。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们要有重担在肩、不容懈怠、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的气势和担当。”
独库公路是筑路官兵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铸就的一座丰碑。聆听党课《天山上的丰碑》后,学员们无不为筑路官兵坚守理想、英勇奋斗、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终使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深深感动,动情之处流下热泪。
“筑路官兵深刻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学员吴冰说,时光虽然远去,但是他们的事迹鞭策着我们以果敢的决心、无畏的勇气,投身新时代克拉玛依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在一次次摔打考验中淬炼出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斗志和敢拼必胜的斗争品格。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总经理部位于独山子,该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开创了新疆乃至中国石油工作的新纪元,在中国石油工业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学员毛海龙的外公曾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工作,从小就听外公讲过去的故事,参观时他将眼前的画面和记忆中的故事对应,内心深受触动。他说,物质的东西终将消失,唯有精神会代代相传,石油精神是克拉玛依在历史长河和发展历程中能立得住的“根”和“魂”,我们要凝聚思想共识、传承石油精神,干实事、创业绩,为克拉玛依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