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数据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我市全力打造“数字新疆”标杆城市纪实
张悦

    数字化推进城市治理

    ●我市开发建设的基层减负“一张表”信息管理系统整合11个基层采集数据平台,贯通全市26个部门

    ●去年12月,克拉玛依成为已提前接入国家平台的全疆首个与国家、自治区平台三级联网运行的城市

    数字化改变百姓生活

    ●为解决看病难这个群众关注的问题,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陆续接入“克拉玛依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

    ●我市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库,网上可办事项达2512项,自助服务终端办理事项达1904项

    数字化推进产业发展

    ●我市把科技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重要引擎,发展动力活力日益增强

    ●“放管服”改革促使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去年实现“小升规”企业124家,超过“十三五”时期的总和

    “互联网医院最大的优势就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与实体医院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和业务联动,将医疗服务从院内延伸到院外,打造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就医服务模式,最大限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课题负责人蒋元文说。

    让市民深刻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的,还有我市的“网上办、马上办、全市通办”。

    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电子营业执照需要多长时间?克拉玛依市启源砂石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江洪只用了一个小时。从到政务大厅申请注册到领上执照,在商事登记的自助服务区,全程有人为他指导操作,注册过程中也没有收取任何纸质材料。

    这样快速和便捷的体验,让赵江洪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全疆“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城市,从2018年起,我市将“数字政府”成果全面应用于“放管服”改革各个方面,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嗨克拉玛依”超级APP建设,全面推开行政审批制度、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纳税、住房公积金、医疗服务等一批改革举措,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库,按照事项名称统一、设定依据统一、申请材料统一等“八统一”原则,累计公布五批共2490项“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网上可办事项达2512项,自助服务终端办理事项达1904项,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全覆盖。

    “企业和各族群众只需进一个大厅、只找一个窗口、只提交一次材料,就能实现办事‘网上办、马上办、全市通办’。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在册市场主体2021年实现双增长,活跃度位居全疆第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郭建辉说。

    产业发展智能化

    “我们十分看好克拉玛依在实施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资源禀赋和重要定位。因此,我们希望能以算力中心项目为起点,助推克拉玛依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3月25日,新疆港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红兵与克拉玛依区就港泰能源算力中心建设项目开展了座谈交流并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

    新疆港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算力中心建设项目将落地在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达4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亿元,二期投资2亿元,旨在承接东部数据算力的同时,推动数据流通。

    2021年,我市把科技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重要引擎,发展动力活力日益增强。全市28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家企业获得“科技小巨人”称号,20个项目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奖,3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奖,22项专利获得自治区专利奖。

    丝绸之路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中科院大学中亚学院项目纳入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项目库、沪克和川克科技合作持续深化、丝绸之路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基本形成……

    这些亮眼成绩让我市科技创新基础更加扎实。

    近年来,我市充分运用雄厚的数字经济优势,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赋予了新的动能,“克拉玛依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做到便民利民可复制”成为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的典型经验做法之一,也是全疆唯一受到通报表扬的地州市级的经验做法。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我市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助企纾困政策加快落实,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全市去年在册企业、个体工商户实现双增长,企业活跃度达81%,位居全疆首位。去年全年实现“小升规”(小微企业规范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企业12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限额以上商业企业5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1家,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7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2家,其数值超过“十三五”时期的总和。

    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3家,分别比去年增长16.3%、15.3%。

    此外,在为市场主体持续释放活力的过程中,我市坚持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下大力气破障碍、提效能,常态化开展“千人入千企”活动,累计解决企业困难问题近千个,金融支持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71.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1.6亿元,增长38.8%;上缴税费6.3亿元,增长27.6%;实现净利润7亿元,增长752.7%。

    数字化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手段、实现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

    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克拉玛依,如今处处可见数字建设的生动局面——克拉玛依电子政务外网横向到边(到每个部门)纵向到底(到每个社区)全面覆盖;“政务云数据中心”在实现集约化管理的同时,满足了各部门和各专业的应用需求;基层减负“一张表”信息管理系统贯通了全市26个部门,实现了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利用……

    造福人民,是数字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数字克拉玛依”的样板效应,已经深刻阐述了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满满获得感。

    3月18日,数字克拉玛依领导小组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开启了克拉玛依全力打造“数字新疆”标杆城市的征途。

    城市治理现代化

    “克拉玛依在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以及基层建设方面强化改革创新,非常有特点,尤其在‘基层一张表’改革方面,形成了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4月19日,自治区“基层一张表”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现场会在我市南苑社区召开。会上,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得到了高度评价。

    自2019年我市被自治区列为“基层一张表”专项改革试点地区以来,市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数据共享为方向,在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充分运用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解决基层数据共享难、重复录、多头报和报表繁等问题,在全疆率先开发建设了基层减负“一张表”信息管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干部围着表格转”的问题,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2020年5月,我市成功开发建设了基层减负“一张表”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过去11个基层采集数据平台整合起来,贯通了全市26个部门,实现了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利用。其中,近90%的数据实现了完全共享,在基层减负、民生服务、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11月,我市基层减负“一张表”信息管理系统荣获全国第一届新型城市创新应用大赛二等奖,并入选“2021年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佳案例”,我市成为全疆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去年12月,自治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与国家平台联网运行。这标志着,克拉玛依成为已提前接入国家平台的全疆首个与国家、自治区平台三级联网运行的城市。

    早在2007年,我市克拉玛依区就启动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并于次年成为西北首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城区。2016年,我市启动了市、区两级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先后建成了智慧水务管理系统、智能垃圾箱监控系统、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扫雪车GPS监控系统等行业应用系统,实现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2020年9月28日,我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顺利与国家平台联网,成为全疆首个和国家平台联网对接的地级市。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通过建立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智慧社区、智慧市政、智慧城管等相关系统建设,努力推进服务进网格、进家庭,不断完善“贴心城管”手机APP,增加了快速挪车、规范小区停车、文化馆公益性培训班预约等功能,为市民提供水、电、气预约上门维修、公益性培训班报名等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城市公共服务,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百姓生活数字化

    搭乘公交,手机扫码可体验先乘车后付款的便捷;看病就诊,一个公众号免去挂号预约、排队缴费的麻烦……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平台,不仅为克拉玛依城市管理和政务服务架起了“高速公路”,也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数字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看病难是群众普遍关注的大问题。2020年8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克拉玛依市独山子人民医院获批设置互联网医院。基于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支持,市中心医院牵头建立了“克拉玛依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陆续接入平台,实现“区域一体化”。

    “现在,我们可以在线上支付医疗费(自费)了,医院把药给我们快递到家,真是太方便了!”市民王永说。王永患有强直性脊椎炎,需定期到医院复诊续药。在家人的帮助下,他第一次体验在互联网医院上复诊。通过线上复诊,医生为王永开具了在线处方。

时间:2022-05-11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