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买了新房的市民王女士满心欢喜,拿到钥匙的那一刻,她面临着挑战——装修新房。
“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在装修中遇到过纠纷,怎么才能避免纠纷?如果出现了纠纷,该如何维权呢?”4月12日,王女士向“法律信箱”栏目发来邮件,希望专业人士能够给她支招。本报记者联系了白碱滩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严曦来解答。
如何避免纠纷?
重视合同内容
问题:与装修公司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什么?
严曦:大多数正规装修公司拟定的合同都相对完善,但仍有一些装修公司和个体装修队伍存在口头约定等问题,容易产生纠纷。
结合法院审理中常见的纠纷,市民需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首先,选择信誉好的装修公司。可以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的综合查询被执行人里,搜索对方名称、身份证号码或统一信用代码,查询该公司或法人在全国范围内有无涉执行案件。
其次,在签订装修合同时,一定要注意签合同的人或公司的基本信息是否完整,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要有身份证号、住址和联系电话,公司要有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信息和联系电话。这关系到日后万一发生纠纷,是否符合起诉条件、能否顺利进入诉讼程序。
第三,装修合同是典型的双务合同,消费者的主要义务是按约定付款,对方的主要义务是按期、按要求完成施工。
第四,合同里对施工违约,例如延误工期、质量不合格等要提前约定清楚。同时,可以考虑增加“由违约方承担对方合理支出的维权费用”等条款,增大违约成本,减少守约一方的维权成本。
如何处置纠纷?
保存相关证据
问题:对方违约该怎么办?
严曦:如果是小问题,建议沟通协商解决,这种方式效率最高。如果出现较大争议时,作为守约方,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要求对方继续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在继续履行时,市民要注意采取微信、短信或书面等可以留痕的方式保存好沟通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