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初,上游社区设立“微基金”项目,向“大党委”成员单位募集钱款,项目化地开展社会治理工作
●成立社区微基金管理委员会及微基金监督委员会,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4月13日,几十包花种、一卡车腐殖土等被送到了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三平路街道上游社区。
“等天气再暖和一些,我们社区的亲子苗圃就可以开始建设了。”该社区居民刘亚斌高兴地说。
社区亲子苗圃得以顺利筹建,得益于该社区于今年4月初设立的“微基金”项目。
刘亚斌退休后热衷于参与社区事务。前不久,他打算带领邻居们在社区的一处闲置空地打造亲子苗圃,但社区和物业均表示资金不足,这让他感到失望。
“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刘亚斌式的烦恼’有不少。”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李阳说,社区资金有限,群众自治和志愿服务工作虽有平台、机制,但缺乏资金支撑,活力不足;依靠有限的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难以维持生计,逐渐“僵尸化”……
为此,该社区“两委”和工作队积极探索并设立了社区治理“微基金”项目,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治理形成“共治”大格局。
社区治理“微基金”项目,指的是以融合党建品牌为引领,面向社区17家“大党委”成员单位募集钱款后,项目化地开展社区基础设施类建设、特色为民服务、困难群众帮扶等社会治理工作。相关物资和人力可以按照当前市场价折算成钱款。
4月7日,首期“微基金”项目运作联席会召开,不仅募集了2万余元的钱款、物资和人力,而且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纷纷认领了项目:昊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社区坑洼地填埋工作,助力社区健康步道建设;宏兴石油工程公司负责平整建设亲子苗圃的场地,并准备所需的物料;强宇商贸有限公司负责帮助社区困难居民维修马桶、更换门锁……社区“两委”和工作队安排专人负责跟进这些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向居民反馈。
另外,社区“两委”和工作队成立了社区微基金管理委员会及微基金监督委员会,明确社区党组织、社区微基金管理委员会及微基金监督委员会三方职责,着力推动社区形成“多元共治”大格局,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社区治理不仅需要来自政府的支持,社区自身培育力量也很重要。‘微基金’项目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社区资源不足的状况。”李阳说,“未来,我们将想办法进一步完善‘微基金’的募捐渠道与管理机制,让它发挥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