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独山子区将改扩建10处“口袋公园”,预计5月可向居民开放。此次改扩建的“口袋公园”总面积为23.81公顷,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配置坚持乔灌草结合、适地适树的原则,以灌木为主,适当配置花卉。同时还将因地制宜,配置休闲椅凳、果皮箱、体育健身器材、园林小品等设施。
今后,我市将继续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城市”的目标,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同时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完成55个“口袋公园”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原文刊登于本报3月28日8、9、10版)
2022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调整优化社区布局,因地制宜完善家门口综合服务设施,构建“便民、利民、惠民”5分钟生活圈。“提升城市品质,年内改造55个‘口袋公园’”更是名列2022年10项重点民生实事。
这些足以看出我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城市、用心经营守护克拉玛依人绿色梦想的决心。
在钢筋水泥建构的城市森林中,亲近自然,多一些户外活动,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普遍诉求。我市今年即将改扩建的“口袋公园”就满足了这种诉求。
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口袋公园”能够拓展市民的公共空间,有效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与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拓展绿色活动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口袋公园”具有选址灵活、面积较小、分布分散等特点,见缝插针地布局,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便利了市民;不仅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也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建设“口袋公园”,不仅见证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也见证了公共服务的品质越来越高。
此外,从这篇新闻中可以看出,独山子区改扩建“口袋公园”不仅注重打造精致景观和植物配置,还将配置休闲椅凳、体育健身器材、园林小品等,注重实用性、舒适性、生态性,真正做到便民惠民。
城市的主体说到底是人,生产之外,还有生活;忙碌之外,还需休憩;建设之外,懂得“留白”。看得见具体的“人”,感知群众的所思所想,和群众同频共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口袋公园”建设显然还是一种治理观念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