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我们向世界兑现了承诺

    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因这段“冰雪奇缘”,呈现美不胜收的风景。从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取自《千里江山图》的冰场挡板图案;从运动员穿戴的虎头头盔、“只此青绿”比赛服,到脱胎于篆刻、书法的冬奥标识……传统文化汇聚成“中国式浪漫”,为奥林匹克注入多彩的意蕴。

    在共度中国年的喜庆氛围中,从开闭幕式的冰雪画卷里,在追捧吉祥物“冰墩墩”的全球热潮中,四海宾朋再一次感知中国、读懂中国。2008年奥运会后,《纽约时报》曾感叹:北京给了世界一份青春。而今,2022年冬奥会展示出“中国的未来”。

    历史选择了中国,时代造就了“双奥之城”。

    在同一个鸟巢,当《我和你》的旋律时隔14年响起,雪花火炬与“梦幻五环”在空中交错,仿佛奥林匹克之火跨时空对望——前无古人的“双奥之城”,镌刻下一个民族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非凡历程。

    以1908年振聋发聩的“奥运三问”为起点,华夏儿女用百余年时光,把“问号”拉成“叹号”。从奥林匹克运动的追赶者,到昂首站在舞台中央,照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希望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系之:“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我们敢去想,而且想了就能去做,做了就能做成。”

    奋斗与超越,构成“双奥之城”的主线。如果说,北京与奥运的第一次握手,是站起来、富起来的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展示悠长历史的“自我”,如今再度相逢,则是强起来的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呈现命运与共的“我们”。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从“无与伦比”的夏奥会,到“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透过体育的精彩叙事,一个重信守诺、意气风发的中国,一个“脚踏人间正道”的中国,全方位呈现在世人面前。

    “谢谢!”临别北京冬奥之时,巴赫连续4次用中文说出这个词语。各国各地区运动员彼此拥抱、相互祝福。这场伟大的相聚,留在每个人的心头。折一枝柳条赠别远行者,生生不息的绿色,恰如世界从疫情的伤痛、苦寒的隆冬走出,迎着春的气息“一起向未来”。

    历史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世界对中国道路有了全新认识。

    (据2月23日《人民日报》)

时间:2022-02-24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