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狐狸陪我去巡检
2021年2月14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一只野生狐狸钻进克拉美丽采气作业区滴西18号集气站值班房,值夜班的采气工李涛拿出肉和骨头,伸手递到狐狸的眼前。近年来,狐狸已成为克拉美丽采气作业区的常客。每到冬季,沙漠被冰雪覆盖,狐狸在野外觅食艰难,就到采气人值守和生活的地方寻找食物。时间长了,狐狸和采气人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有时还会陪着采气人巡检,勾勒出一幅野生动物和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见《克拉玛依日报》2021年2月22日A09版)
2021年,大年初二,师傅江池带着同事崔文娟和我,驱车300余公里,前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拍摄石油工人帮助狐狸过冬的故事。之前我们听说,在克拉美丽采气作业区,巡检的采气工碰到前来觅食的狐狸,便会找点肉或骨头喂它们。
我们筹划了很长时间,也做了很多准备。选择假期拍摄,是因为能长时间蹲守。
果不其然,等待占据了拍摄的大部分时间。狐狸不来,我们就在作业区天然气处理站及周边的集气站和戈壁井场,拍摄坚守在大漠深处的石油工人。
直到深夜,狐狸出现了,不过不在处理站,而在十几公里外的一个小站。我们立即上车,火速前往。
抵达后,值班的采气工李师傅说:“狐狸叼上骨头走了,回不回来不一定。”我们立即行动,按照事先分工,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一切布置完毕,屏住呼吸等待奇迹出现。
良久,这只狐狸在藏好骨头后,趁着夜色,又钻回来了。我们从不同角度和距离,拍到了狐狸与采气工“互动”的画面。
翌日,我们也在作业区天然气处理站拍到了一只小狐狸。只不过小狐狸很机警,躲在站区里的排水道,偶尔钻出头来左顾右盼,看到有人,便倏地缩了回去。为了不惊扰它,我们抓拍了一个镜头后,主动选择了放弃。
我们了解到,除了这个处理站外,还有其他几个小站也常有狐狸光顾,无论谁碰到饥肠辘辘的狐狸,都不会让它们饿着离开。
这一专题报道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海外版、CHINA DAILY等40多家媒体转发,“克拉玛依日报”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达到10万+,留言点赞超过2.6万人次。
拍摄地位于福海县辖区,该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刚说:“这组画面是野生动物与人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
“这是一个彰显中央驻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生动案例,是新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缩影。”一位网友留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