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城区。
●打造了3000平方米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立各类调解委员会32个●已在20个社区成立了35个“民情三室”,累计组织民情诊断协调会516次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老旧小区修缮、水电气暖“四供”项目维修改造等惠民工程
●先后组织开展了“版画进社区”“三尖文化”“文化四市”等活动
●开展独具特色的百姓宣讲3000余场次,累计覆盖25万余人次,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持续推进辖区精神文明建设,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管理和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
为了让居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2016年以来,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2018年3月1日,在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石榴籽”文艺队用精彩演出为居民送去节日祝福。
营造和谐稳定的
生活氛围
社会稳定和谐,不仅是城市高品质发展的基础,更是居民幸福生活的前提。
这5年,通过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该区范围内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创造了稳定、和谐、幸福的良好氛围。
5年来,该区打造了3000平方米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办理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服务;建立各类调解委员会32个,聘请专兼职人民调解员680余名,实现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盖、社区法律顾问全配备,全面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其中,以社区调解员为主体、各调解力量参与其中的“民情三室”,更进一步丰富了该区基层自治及化解矛盾纠纷机能。
今年3月22日,居住在该区金龙镇街道友好社区的赵玉春等28名外来务工人员,收到了某企业支付的20余万元欠薪尾款。这28人去年一直在金龙镇街道的某企业务工,去年12月9日他们来到友好社区“检察官工作室”反映情况。原来直至去年入冬时,该企业迟迟没有支付他们总额60余万元的工资款。接到投诉后,友好社区就此事在社区“检察官工作室”组织听证会,在检察官和劳动监察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该企业负责人当场同意支付拖欠的工资。
半年来,仅该社区“检察官工作室”就协调解决拖欠务工人员工资案件5起,为70余名务工人员讨回150余万元工钱。
自2019年以来,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借鉴和发展“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居民自治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该区大调解格局下结合各社区已有的好经验、好做法,创新推出了以“民情诊断室”“乡音乡情调解室”“检察官工作室”的“民情三室”基层调解示范品牌。
截至目前,该区已在20个社区成立了35个“民情三室”,累计组织民情诊断协调会516次,参与调解案件506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89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除了有效化解居民矛盾,5年来,该区上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更促进各民族团结一心创造美好生活的良好局面。
5年来,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该区现有结亲干部3952名,近5年累计为结亲群众办实事好事44000余件,织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网,夯实各族职工群众团结友爱的根基。该区以民族团结进步“十进工程”示范点建设为抓手,不断巩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挖掘培树一批民族团结先进模范,共打造区级示范单位75家,获得市级示范单位命名29家,其中,采油二厂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称号。2021年,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和金龙镇街道获得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荣誉称号。
2017年5月31日,金龙镇街道油龙社区各族儿童同庆“六一”儿童节,共育民族团结花。
创造便利多元的
生活环境
这5年,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项项惠民工程的实施,一条条惠民政策的落地,给该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
5年间,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老旧小区修缮、水电气暖“四供”项目维修改造等惠民工程;领先购物中心、艺术展览馆、保障性住房等一批民生服务设施在该区建成投用;城区9400多盏照明灯节能改造,有效提升了城区道路亮化效果和城市形象。
中兴路街道北盛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停车位紧张,居民随意停放非机动车使本就狭窄的道路变得更为拥堵。为治理居民停车难、乱停车这个“顽疾”,北盛社区主动邀请了消防大队的执法人员、区住建局、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委员共同选址,对小区内的各条道路进行勘察,按照“就近、便民”原则确立了8个相对集中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停放区域,为车主提供了近30个停车位。
停车棚内还建立了高1.5米、宽0.5米到1米的“隔山式”停车护栏,将停车棚改造成移动式、整体式的“回家驿站”,让“老物件”焕发“新生命”,真正解决车辆“加塞”停车问题,让停车行为更加文明规范。
“现在,小区停车位增多了,居民停车更加方便。”社区居民鹿婷说。
不仅如此,2020年初,领先购物城落户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也为市民休闲娱乐消费带来更多选择。该购物中心作为一站式购物中心,集潮流百货、体验超市、主题餐厅、儿童亲子业态于一体,为该区居民带来了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除了丰富居民日常消费选择,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还打造了艺术展览馆,目前正在筹备投入使用,为满足居民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新去处。
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艺术展览馆位于石油文化主题公园中心区域内,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4500平方米。
该项目从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实际出发,把展览馆的建设、开放使用与该区的旅游、接待、产品推介等工作相结合,形成重点突出、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有机整体,切实发挥展览馆的“城市名片”和窗口作用、区情教育作用、文化艺术展示作用。展览馆的落地,进一步促进了该区文化艺术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0年4月26日,“红色游骑兵”志愿服务队帮助维修辖区公共设施。
弘扬文明正向的
社会风气
通过让传统文化新起来、道德名片响起来,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各族群众在文化浸润中凝聚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推动该区形成文明、团结、正向的社会风气和城市风貌。
多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了传承和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区共摸排出快板、戏曲、剪纸、舞龙、书法、非遗等方面的文化文艺能人200余人,并先后组织开展了“版画进社区”“指尖上的非遗文化体验课堂”“民俗夜市”“三尖文化”“文化四市”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增强“五个认同”。
同时,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还通过推介评选道德模范,在该区营造学习榜样的良好氛围。
2020年11月20日,全国第二届文明家庭名单揭晓,该区金龙镇街道万向社区居民陈志兰一家榜上有名。陈志兰老人11年来无私资助4个维吾尔族“孙女”完成学业。在陈志兰老人的感召下,有3位“孙女”在毕业后走上了教师岗位。陈志兰老人也先后获得了国家教育部等五部委颁发的“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群众身边的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人好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榜样,在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各族群众中有着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以此为契机,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吸收辖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道德模范、民族团结模范、文明志愿者等加入宣讲团,鼓励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以故事打动人,以事迹教育人,开展独具白碱滩特色的百姓宣讲3000余场次,累计覆盖25万余人次,在该区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此外,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以“1+3+20+N”模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27个,孵化了“红色游骑兵”“红石榴”等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志愿服务品牌,以点带面弘扬新风正气。
2019年9月12日,金龙镇街道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庆中秋活动。
为进一步凝聚辖区群众向心力,持续推进辖区精神文明建设,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还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管理和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推进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更有品质,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已连续七届成功蝉联“自治区文明城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