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话说得再漂亮,都不如把事干好。”这是驻和平社区“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姜惟的工作准则。驻村以来,他凝心聚力建强基层党组织,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好事,用心用情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赢得了居民的满口称赞和真心支持。
着力带好队伍
针对工作队队员没有从事社区工作的经验,部分社区干部的基本功不够扎实等问题,帮他们提高能力和水平显得尤其重要。姜惟首先想到了制作“社情一百问”小册子的好主意。他把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重要决策部署、社区基本情况等整理成册,便于大家熟悉掌握。
“要想给居民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姜惟还牵头开展了“模拟宣讲”活动。晨会前抽时间让所有人轮流开展不同主题的模拟宣讲,其余人以居民的视角提问、打分,打分合格者才能进入宣讲主题的准备。他抓实工作队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帮带对子机制,两人一组“成绩上墙”“捆绑考核”。
“这种闯关式、结对式的方法倒逼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紧迫感、荣誉感,必须多储备知识,互相学习好的经验,有了真本事,工作起来底气就更足了。”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晓玲说。
姜惟和社区“两委”班子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逐步完善基础工作规章制度21项,另外通过组织开展党性教育、业务知识等专题学习,帮助社区人员提升素质和能力。
倾心为民服务
社区存在居民老龄化严重、基础设施老旧等问题。姜惟不等不靠不拖,从居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入手,积极想办法抓落实。
姜惟带领工作队队员、社区干部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很多老年人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大都没有与儿女住在一起,体检、就医存在困难。姜惟及时与市人民医院联系,协调医院为社区所有行动不便、患有重大疾病和80岁以上的老人逐户上门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持续跟踪老人的健康状况。社区老人吴桂兰说:“以前去医院,只能麻烦孩子们请假带我们去。现在医生上门服务,我们也有了家庭医生,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
社区长期没有固定的居民活动场所,以往举办活动只有借用辖区内的居家养老中心场地。为满足居民对活动场所的需求,姜惟积极协调联点单位,为社区协调了一个八十余平方米的新活动室。
社区各单元楼道门口的照明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老化、损坏的问题。姜惟带领工作队队员、社区干部与物业、电力等部门联系,维修、更换了49个楼栋150个单元门口的照明灯。
巧思促进和谐
为了让夜校的学员们“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用得好”,姜惟和夜校老师一起研究教案,以对话表演、诗歌朗诵、舞蹈、歌唱等大家感兴趣的形式进行授课,将学员生活、工作中的常识应用搬上讲台,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茹仙古丽·加马力感慨地说:“现在很多姐妹都喜欢来夜校学习。在这里,我们的眼睛亮了,心也亮了!”
姜惟很擅长用一个个小故事讲透大道理。今年,由他牵头组织的“居民有话说”活动改变了传统的宣讲方式,邀请社区居民上台,与工作队队员、社区工作人员成为搭档,用你问我答的形式,把各项惠民政策深入浅出地讲透彻,受到了居民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