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独山子区第三社区,虽然楼房看起来已有些年头了,但放眼望去,处处干净整洁有序,老人们坐在长凳上闲聊,孩童们在一旁嬉戏……
“虽然是老小区,但环境很好,遇到困难还随时有人解决,在这里住着很开心!”社区退休老党员陈小六说。
陈小六的幸福感来自于第三社区党总支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
老旧小区治理,一直是亟待破解的大难题。第三社区党总支紧紧围绕总目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有效整合辖区内各单位资源,壮大党建“朋友圈”,搭建区域化党建服务平台,让一个老旧小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力量合起来
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
第三社区党总支负责人说,推行社区“大党委”机制初期,各辖区单位积极性不高,服务群众、开展活动主要是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在“唱独角戏”,社区党员干部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群众有的合理诉求难以及时得到满足和解决。
为此,第三社区党总支以提高领导基层治理工作水平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大党委”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签订共驻共建协议。
为强化社区“大党委”统筹力,第三社区党总支探索出“轮值主席”“议事双向清单”制度。轮值主席由驻区单位负责人按月轮流担任,做好轮值期间工作部署、组织实施共建活动、协调解决民生问题,开出社区、成员单位双向责任督办清单。
社区党总支负责人说,通过这些制度的有效执行和落实,有效解决了以往存在的“剃头担子一头热”和“建而不联,联而不合”等问题,形成了责任共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工作新思路、新格局。
排忧又解难
“居民反映最多的就是水电暖修修补补的问题。”驻第三社区“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谢有凡说,“在辖区居住的多是老人,有时候阀门漏水、电线短路、下水堵塞,老人们干不了,工作队队员虽然经常上门帮助,但人员和技能都有限,很难顾及到各方面的需求。”
为此,在社区党总支的组织下,社区“大党委”各成员单位群策群力,最终达成共识:组建“即时服务小分队”。随后,由第三社区党总支牵头,印制“服务名片”,“大党委”成员单位新疆隆泉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党支部利用自身优势,组建了由专业维修人员组成的服务队,及时上门为居民解决水电暖修理问题。
“即时服务小分队”接到居民求助后,根据问题类型,即时派出相关的服务人员为居民提供便捷、专业的维修保障,获得居民的一致好评。
2018年至今,通过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小区商业网点新增四十余个停车位,申请区财政专项资金两百余万元用于辖区22栋楼宇外墙保温和屋面防水设施维修,九十余万元用于建设3000平方米硬化场地,为1500平方米居民活动广场安装了免费健身器材。
辖区展新颜
第三社区有一个老的平房区,经过拆迁后,建筑垃圾就地堆积,附近的百姓很有意见。
在第三社区党总支的组织下,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通过集体讨论协商后决定,由各成员单位联动互助,通过划分责任片区、主动认领责任清单的方式齐抓共管、各展所长,在辖区重点卫生整治区域开展“大清扫”活动。
社区“大党委”先后协调辖区单位出资八十余万元,出动大型运载设备210余台(次),对两千余立方米建筑垃圾进行了清运,配置5个地埋式垃圾箱,把原来“脏乱差”的区域平整一新。
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康景物业公司,对辖区各个环卫网格内的人员和任务进行了优化,把党员和志愿者编入各个环卫网格,进行设岗定责;同时,在辖区每个环卫网格内选任一名环卫监督员,加强日常管理。结合主题党日和志愿服务活动,集中开展环境整治活动16次,参与党员1100余人次。
随着“大党委”综合治理的推进,逐渐形成了“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整个辖区环境焕然一新。
“现在社区党组织的服务搞得好,小区里干净整洁,清清爽爽,好着呢!”申国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