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时尚 ]
别让“双11”优惠成为数学题

    ●聂梦婷

    如今,“双11”已成为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的“购物节”,今年“双11”同样被消费者寄予厚望。许多在10月甚至更早就已下决心要买的商品,被网购大军放在购物车里“苦等”两月才“剁手”下单。

    在网友心中,“双11”就等于全年大促。几乎所有品牌在电商平台上都会推出不同的“双11”优惠活动:跨店满减、领券优惠、店内红包、买一赠一……种种活动层出不穷,但也让不少消费者抱怨——这是在为难“尾款人”。

    “尾款人”这一词汇,连续两天都出现在微博热搜榜上。这也源于今年“双11”的一种促销手法——先付定金锁定商品,几天后再支付相应的尾款。

    预付定金的消费者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同时,商家也可以提前锁定消费者,并通过“预售前置”“仓库前移”分散快递物流企业的压力,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但支付尾款时,不少“尾款人”却发现,自己支付的尾款和商品宣传页面中显示的价格有差异。在采访中,一位受访者就分享了自己这次“双11”的购物经历,她购买了一套优惠价479元起的床上用品,最终却支付了494元,并没有完全享受到产品标注的优惠。而她坦言,因为优惠和领券的内容过多,自己也不知道错过了哪个环节,要买的商品太多了,懒得再一一核对。

    上述受访者并非个例。无论是受访者还是网友,对于此次的“双11”活动规则都有不少埋怨——“想要享受全部优惠就像做数学题,比价和演算环节太多了。就算申领了页面内的全部优惠券,还会发现有些优惠券是要联系客服单独领取。”“说是买一送一,结果到手的是和正装等量的小样,小样的使用感和正装完全不一样,以往商家赠送的小样,很多都被放过期或弄丢了。”

    虽然做到了让利,但种种复杂优惠难免让消费者“吐槽”电商的真诚,更有商家步步为营——只有购买店内更多商品,才可以真正享受到商品页面标注的最低到手价。

    “双11”的出发点,原本是让利消费者,利用电商平台实现品牌促销。但因为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规则和名不副实的“优惠”,让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或对电商、品牌或商品产生了不好的印象。这当然不是“双11”活动的初衷,也不利于这一“狂欢节”的长久发展。

    别让“双11”优惠成为数学题。相较于如何设置尽可能多的优惠规则,不妨多考虑如何实现真正的让利。这就要求电商和企业加强平台监管,真正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时间:2020-11-05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