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美食 ]
“阿罗传奇”之二
“阿罗”的笑脸
张丽 闵勇

陈立平

刘晶

杨进全

赖涛

甘伟伟

    阿罗人爱笑,有目共睹。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阿罗人,有不同的笑脸。

    在餐饮行业,服务的标准有千条万条,唯独微笑,不能靠行政命令强迫执行。

    笑必须由心而发,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更折射出对待工作、生活乃至人生的态度。

    “阿罗”的笑脸,源自何处?

    源自自信

    陈立平,40岁,阿罗新疆菜天山路店高级客户经理——

    “双手改变命运,我越来越自信。”

    7月6日,陈立平升职了,阿罗餐饮目前只有两位高级客户经理,她是其中之一。

    来到阿罗工作4年,担任客户经理两年,陈立平业绩突出:

    她微信的2618位好友中,2400余名是顾客;

    她撰写了超过五万字的工作日志,记录着通过询问和观察得到的一千多位顾客的信息,细致到外貌特征、生活爱好、饮食口味、性格特点等方面;

    她创造过单月十余万元的订餐业绩,是同事眼中的明星;

    她从不辜负顾客的托付,一年收到两面锦旗……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的陈立平,4年前还是月薪不足两千元的钟点洗碗工,每天4小时工作之余,她是连买菜都得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

    命运的改变始于阿罗餐饮董事长罗成志的一句诘问:“为什么不用双手改变命运?”

    36岁,在服务行业不是一个有优势的年龄,阿罗给了陈立平机会,陈立平也格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岗位。

    做服务员时,她全身心扑在客人身上,眼疾手快及时解决客人就餐中的一切合理需求。

    升任客户经理后,她更是把顾客的感受放在首位。店里没有客人爱吃的水果,她就自掏腰包去水果店购买;客人爱喝冰镇啤酒,她就提前半天放进冰箱;客人带着孩子,她就帮忙照看;两位客人一起过生日,她就请厨师在长寿面里下两颗煎蛋;知道客人爱吃生蒜,她就在客人到店之前亲手剥出一小碗蒜瓣;休假时,只要有客人订餐,她就会赶回店里招待……

    功不唐捐。陈立平的付出,得到了客人的认可,他们之间建立起了既像朋友又像亲人一样的关系。

    “一次,一位陈姓顾客对我说:‘我父亲也是‘立’字辈,您和我父亲一个辈分。’这件事我一直记得,因为这是顾客对我们既亲近又尊重的一种表达。”陈立平说。

    见过陈立平的人都知道,她的笑很有感染力。陈立平说:“双手改变命运,我在阿罗越来越自信。我的朋友大多是在阿罗结识的,我的生活也因为这份工作而改变。我对我的顾客笑,对我的伙伴笑,对我的家人笑,对我的朋友笑,我的笑容源自我的自信。”

    今年,陈立平给自己定下了新任务:提升收入,进一步改善家庭经济现状,每月从工资中拿出1000元孝顺父母。

    源自热情

    刘晶,22岁,九月阳光美食汇副店长——

    “现在的我,对人生充满了热情。”

    去年8月,江西姑娘刘晶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小城,到上海谋发展。

    8月14日那天,她预约了3场面试。走进阿罗新疆菜上海金玉兰广场店,负责面试的阿罗餐饮常务副总辛崇蒸、店长张悦和颜悦色与她交流,店里的员工也都面带微笑向她问好。面试结束时正是午饭时间,店里生意红火,可张悦仍执意为她点了好吃的饭菜,请她吃完再离开。对比另外两家企业的面试官:一位趾高气昂地发给她几份表格,一位因生意冷清而眉头紧锁。毫无悬念,8月15日,刘晶成了阿罗上海店的一员,她的岗位是迎宾。用她的话说:“我对阿罗一见钟情。”

    “迎宾的工作非常辛苦,每天站立超过10个小时,第一周,我的脚都是肿的,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刘晶都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表现,要知道,这个在父母眼里还是个孩子的女孩,去阿罗之前的3份工作,都因吃不了苦而没有坚持下来。

    “以前工作时,闹钟要响好几遍我才能醒来,到阿罗后,我每天不等闹钟响就会起床。”在上海,刘晶面对的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消费者,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刘晶早起是为了在手机软件上学习外语。“上海店每天的翻台率惊人,工作起来马不停蹄,每天五百余位顾客的引导、沟通和排号叫号对我极具挑战,是店长和门店各环节伙伴的帮助让我顺利度过了入职初期的难关,是企业生机勃勃的发展和和谐的氛围让我找到了喜欢做的事。”

    3个月后,刘晶被调到克拉玛依,去年11月25日,到达这座西北小城时,-10℃的低温和干燥的空气给了她一个“下马威”——流鼻血、发烧,轮番来袭。

    经历了艰难的半个月,刘晶在一天深夜的下班路上放声大哭,她问自己:“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经历这样的难题,值不值得?”

    《生命的热情何在》一书中说:“人生最重要的两天,一天是出生之日,一天是知道自己为何而生之日。”刘晶找到了答案,坚定地留了下来,她说:“我坚定地选择阿罗这样的企业,坚定地选择餐饮这个行业,这是燃起我生命热情的动力。”

    担任客户经理第一个月,她的订餐量是5桌,第二个月20桌,第三个月30桌……今年7月,刘晶通过竞聘升任九月阳光美食汇副店长,成为阿罗餐饮最年轻的管理人员。

    很多顾客都会被刘晶的笑容打动,一位顾客评价说:“她的笑容可以点亮整个餐厅。”刘晶说:“现在的我,对人生充满了热情。我有了奋斗的方向,有了可以担当的能力。我热情地对顾客微笑,他们的认可是我的价值所在;我热情地对自己微笑,为我笃定了人生方向而喜悦。”

    现在的刘晶,每月给父母寄1000元生活费,每月帮姐姐还3000元房贷,在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工资中,她还算计着为13岁的弟弟攒些未来的学费。

    源自感恩

    甘伟伟,29岁,阿罗新疆菜天山路店店长——

    “感恩企业,感恩顾客,感恩社会。”

    “生活费够不够用?”“吃的用的缺不缺?”“疫情一定会过去,我们等你归队!”

    今年,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困在湖北老家的甘伟伟,度过了最难忘的一个春节。

    这个春节既困扰了她,又温暖了她。困扰的是,被困老家两个月;温暖的是,每天都会接到来自阿罗的问候电话和信息。

    “对于我和其他返回湖北的同事,公司怕我们的生活受影响,工资照发。董事长发来红包让我们安心等待,还鼓励我们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充电。是公司的支持和关怀,帮我们这些湖北籍员工度过了疫情难关。”甘伟伟说。

    今年3月,克拉玛依开始了复工复产的步伐,阿罗餐饮的各个门店也陆续营业。在阿罗工作了9年的甘伟伟,第一次产生了辞职的念头:“那时我还被困在湖北,我当店长已经5年了,对门店有很深的感情,不想因为自己的缺席,影响店面的运营。”阿罗的回复同样深情:“等你们回来!”

    4月15日,甘伟伟和同事返回克拉玛依,经过14天医学观察后顺利上岗,公司为她们准备了接风晚宴,迎接她们的是新疆的美食和同事们的拥抱。那一刻,甘伟伟落泪了,她说:“我发自内心地感恩企业,感恩企业的培养,感恩企业在这样的大灾面前坚定地站在我们身后。”

    作为店长,甘伟伟对员工要求甚严,她认为严格的管理是对顾客、员工和自己最大的负责,在她负责的门店,无论是厨师、传菜生,还是保洁员,遇到顾客都会热情地微笑问好。“感恩企业,感恩顾客,感恩社会。唯有感恩,才能回报企业,回报顾客,回报社会。我微笑,是因为我收获了这个世界最美好的情谊;我微笑,是因为我在阿罗学会了感恩。”

    现在的甘伟伟,正不遗余力地通过门店每天上午的晨会和下午的班前会,将阿罗“顾客第一、感恩、诚信、快乐、友爱”等企业价值观继续传承。

    源自幸福

    杨进全,25岁,阿罗粥面坊南新路店厨师长——

    “用工作的积蓄买房,接父母来团聚,是多么幸福的事。”

    7月7日,克拉玛依火车站出站口,杨进全看到妈妈提着行李出来,使劲挥手,妈妈没有认出他。

    他跑到跟前,大喊一声:“妈妈!”

    妈妈说:“你这个小子,怎么变得又白又胖,我都认不出你了。”

    来阿罗8年,杨进全只回过一次甘肃老家。用妈妈的话说,那时的他“又黑又矮又瘦”,现在的他“白白胖胖,还挺有出息”。

    这位25岁的年轻厨师长,以优秀的后堂管理能力和厨艺被同事和顾客认可。他所在的阿罗粥面坊南新路店,在阿罗13家门店的后堂卫生、库房整洁度、冰箱物品管理评比中,屡屡名列前茅;他和厨师团队烹饪的农家小炒肉等盖浇饭系列,在该店是最受欢迎的产品。他把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看得和烹饪技术同样重要,每天无论忙到多晚,都会把冰箱、库房打理整洁再离开。

    妈妈到达的第二天,中午3点半,杨进全顾不上吃下班后的员工餐,在店里点了一份干煸炒面,然后,由自己亲自下厨烹饪,做好后急匆匆地骑上电动车,送去妈妈的住处。

    “我妈爱吃面食,我想用我最拿手的爆炒手艺给她做一顿饭。当时很抱劲,心想一定要炒香。一开始,我笑着炒,到后面,眼睛就有点湿了。因为我妈把我养大,那份干煸炒面,是我给她做的第一顿饭。”

    杨进全把面送到妈妈面前时,已是下午4点。“妈妈很开心,她虽然已经吃过午饭,但还是把那份干煸炒面吃得一干二净,还夸奖说好吃。”

    不用看杨进全的脸,只听他说话,就能感受到他的笑容。“用工作的积蓄买房,接父母来团聚,是多么幸福的事。刚来阿罗时,我不会笑,后来看到伙伴们都爱笑,心想,为什么我不笑呢?学会了微笑以后,我从清洁工、杂工干起,做到厨师、档口组长、厨师长,我在这个企业爱上了笑。我笑着炒菜,笑着沟通,笑着工作,笑着生活。我的笑容源自我找到了幸福的感觉。”

    今年年初,杨进全已经计划好,年底在克拉玛依买房,把父亲也接来,一家人在这里团聚、生活。

    源自责任

    赖涛,42岁,阿罗餐饮采购总监——

    “扛起责任,我就对社会有价值。”

    “谢谢阿罗让我们吃到这么美味的饭菜。”那是市中心医院一位医生发来的微信,还附有一张图片,是一个吃空了的饭盒,只留下了一根辣皮子。

    赖涛至今保留着这条微信文图。今年2月,他带领阿罗10名员工驻守阿罗粥面坊石油店,承担起为市中心医院一百多位坚守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送餐任务。

    清晨6时起床采购,晚上10点离店休息,赖涛和同事们每天工作16个小时,连续运转了28天。

    “事非经过不知难。当时前去工作的伙伴,都是带着不怕危险的勇气;当时制作餐食的过程,也是抱着想为抗疫出一份力的决心。”那条微信图文成了赖涛和伙伴们最大的荣耀。

    那是一段特殊的时光,人们的脸上透着凝重,可赖涛保持着笑容。“扛起责任,我就对社会有价值。工作时我对同伴微笑,送餐时我对接餐者微笑,采购时我对供货商微笑。我当时坚信,只要我们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胜利就在不远的地方。”

    来阿罗21年,赖涛在后厨的每一个岗位上都奋战过,5年前,他开始负责采购,每天清晨8点前出门,傍晚回家。他说,让阿罗的食客吃上最新鲜最放心的食材,就是他在这个社会的价值。

时间:2020-07-21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