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 首页 · 周刊 ·  健康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访市中心医院病理专家朱敏(上)
张冰 刘辉

    现任职务: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主任、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负责人、新疆临床基因检测与生物医学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学术职务: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三届科研工作委员会委员、新疆医学会第九届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同济医院医疗集团临床病理联盟副主任委员等。

    个人荣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第十一批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入选国家“第十一批人才计划”等。

    个人成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1项、自治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奖补项目1项、克拉玛依市科技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二十余篇高影响因子SCI收录文章,累计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新疆消化系统肿瘤精准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对我市医疗格局将带来哪些深远影响?为什么市中心医院有能力申报自治区级的科创平台?在申报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动人故事?

    本期“健康访谈”,我们邀约市中心医院病理专家朱敏为大家聊聊“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台前幕后的故事。

    记者:去年,市中心医院获批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对市中心医院甚至克拉玛依医疗卫生领域来说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您能讲讲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对我市医疗格局的深远影响吗?

    朱敏:我认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开展,对我市医疗格局最大的影响就是对传统就医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传统就医模式中,市民生病后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相应科室挂号,也许一开始去了内科,发现解决不了问题,再去挂骨科,发现还不对,再接着挂疼痛科,一番折腾下来,非常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在医疗领域,隔行如隔山的情况体现得尤为明显,疑难杂症患者自行就诊,免不了多次碰壁,可以说这种“以医生为中心”的就诊方式是传统医疗模式最大的弊端。

    而临床研究中心开展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项目则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新就诊模式。其最大的优点是:患者无须自行奔走于多个科室之间,如果病情确有需要,多学科专家会齐聚一堂,共同为患者出谋划策,制定最佳治疗和康复方案。

    目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以消化系统肿瘤为主要工作内容,符合条件的患者,均可纳入健康管理,收获一位自己专属的“医生朋友”,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健康,无论是预约检查还是定期随访,这位贴心的朋友都会全力协助。

    除了消化系统肿瘤,依托我院近几年成立的十几支多学科会诊团队(MDT),部分科室也在陆续开展一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相关的活动。例如,肺结节多学科会诊团队会定期查阅患者的胸片,发现异常结节后,会组织医学影像科、血液肿瘤科、内科、外科等科室专家开展病例讨论,进一步筛选出高危结节,由医护人员主动电话告知患者随访和诊疗方案。这样一来,患者省去了自己去多科室奔波的麻烦,甚至不用自己挂号就能得到妥善的治疗。

    随着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逐步推进以及我院多学科会诊团队的蓬勃发展,这种新的就医模式将惠及更多患者。

    记者:市中心医院为什么有能力成功申报自治区级的科创平台?

    朱敏:从我的角度理解,我认为主要有4方面的原因。

    首先,市委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从政策上给予了我们多种支持;其次,我市的信息化技术非常完善,建成了“M+1+N”远程医学平台(1是指克拉玛依市的一个远程医疗中心;M是指疆内外各医疗机构;N是指克市医疗机构,包括各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卫生院)。依托这一平台,市中心医院实现了和全国甚至国际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得到了很多强有力的技术和理念支持,为我们后续开展科研项目、申请科研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市中心医院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相较于国内大型三甲医院更易布局,各种信息系统也更容易融合,这对我们开展大数据收集和处理至关重要;第四,市中心医院是一个凝聚力、执行力极强的团体。大家都深知,医院要获得长足发展,不能一味和大医院比技术,通过科研带动临床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也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所以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会想方设法克服。

    记者:作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您能给我们讲讲申报期间发生过什么难忘的故事吗?

    朱敏:难忘的事情太多了,但让我最受触动的,是我们团队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临床研究中心申报团队仅有五六个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因为任务重、时间急,大家每天的工作量巨大,看着原来打扮光鲜亮丽的年轻女孩开始不梳头发、不化妆,每天埋头在实验室和电脑桌前忙工作,我的心里就特别难受。那段时间我们经常通宵工作,忙到凌晨三四点更是常态,有时候我看他们实在太累了,就要求他们第二天多睡会,晚点来上班。可到了第二天,没有一个人迟到,大家都准时来报道了。

    上海援疆专家李桂圆也参与了课题申报的相关工作。一次,我们忙完已经是凌晨4时,正好赶上了克拉玛依多年难见的大风天气。李桂圆主任推开大门,被吹得站不稳脚跟,对这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大风啧啧称奇。在克拉玛依度过一个春天之后,我俩偶然谈起大风,他已经见怪不怪了,反而更加理解这座诞生于戈壁荒滩的城市的精神内核。这点也让我很受触动,正如李桂圆主任所理解的,克拉玛依人具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强大信念,这也是我们敢于挑战、勇于挑战的原因所在。

时间:2021-04-16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相关信息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