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从“扶贫重点村”到“脱贫示范村”——吉木萨尔县三场槽子牧业新村的嬗变

□全媒体记者/盖有军

通讯员/高承善 刘金丽

笔直的柏油路直通每家每户,林带、花池环绕村庄,显得错落有致,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一派崭新气象。5年前,记者曾采访过这个村,当时这里还是自治区级扶贫重点村。那时,村里道路泥泞,芨芨草长满房前屋后。

从“扶贫重点村”到“脱贫示范村”,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实现华丽的嬗变。

增收扶志:贫困户成了养殖专业户

马木尔汗·柯郎一家在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定居多年,一直以放牧为生。“以前村里环境差,周围光秃秃的,没水、没电、草少牲畜也少,日子真不好过……”5月29日,村民马木尔汗打开了话匣子。

2014年,马木尔汗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马木尔汗记得很清楚,当年年底的一天,村党支部书记艾力·艾合买提给他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政府给他家分了4头扶贫牛、17只扶贫羊。马木尔汗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只要有羊有牛,我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领到扶贫牛羊后,马木尔汗参加了村里举办的畜牧养殖培训班,学到了很多科学养殖技术。村上修建了养殖小区,免费给他分了一个单元。他夏天把牛羊赶到山上夏草场放牧,冬天把牛羊赶回到村里的养殖小区育肥。几年过去,原来的4头牛和17只羊繁育成15头牛、110只羊,去年他家纯收入超过4万元,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今年我办了5万元贴息贷款,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党和政府这样扶持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干。”马木尔汗说。

2014年,三场槽子牧业新村被列为自治区级扶贫重点村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746人。2016年底,村里完成整村脱贫任务。到了2019年底,已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3752元,收入全面稳定达标。

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彻底变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村。

创业励志:家门口就业助脱贫

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村委会后院有一排平房,这里有一个服装加工车间和一个刺绣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着手上的活。开办这个扶贫车间的,是新疆月华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月花。

2018年,新疆月华制衣有限公司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扶贫车间建成,村民阿依古丽·托尔逊第一时间报名进厂上班。凭借勤劳的双手,她每月都能有稳定的收入。“工厂办到了家门口,出了家门就进厂门,既方便照顾家里人,也不耽误挣钱。”阿依古丽说。

“前几年我在家带孩子,生活挺难的。后来到制衣厂上班,生活就好了起来。我还在县里买了一套76平方米的商品房!”阿依古丽开心地说。

两年前,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村“两委”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找到了李月花,希望把她的企业引入村里,助力脱贫攻坚。李月花实地调研了解到,当时村里有几十名妇女由于孩子小、家庭负担重等,不能外出打工,李月花当场答应开办扶贫车间。

李月花派来技术能手,对进厂的近30名妇女进行统一培训,教她们缝纫和刺绣技能。但是,村里还有20多名妇女虽有务工意愿,可因为要照顾老人、小孩出不了家门,李月花就上门把缝纫机或刺绣机赠送给这部分妇女,让她们在家利用空闲时间加工,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销售。

以前,村上家家户户大多是男人在外挣钱,女人在家做家务带孩子。现如今,一部分妇女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成了家里增收的主力。

目前,扶贫车间有工人50余人,她们或在厂务工,或在家加工,每月收入都很稳定。

发展壮志:观念一变天地宽

这些年,为了让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早日脱贫,吉木萨尔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艾力说,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最早是北庭镇的一个牧业村,30多年前这里只有30多户牧民。1986年,政府在这里建立牧民定居点,迁来了数十户牧民集中定居。可是,一部分牧民住上一段时间就又搬回山里了。“牧民在山上放牧放惯了,搬到平原地区生活不习惯。其实,是思想上没有转过弯来,没有看到这个地方的发展优势。”艾力说。

这些年,政府先后为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投资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支持村里开展农牧业基础提升工程,村上的耕地都建成了滴灌田,并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开展品种改良,推广科学养殖。持续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富余劳动力基本实现了就业。

以前搬走的一部分牧民,这几年又陆续搬回来了。牧民们说,现在村里各方面都变好了,大家也有钱挣了。

时间:2020-06-11    来源: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