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样本 吉木乃:因地制宜精准帮扶

    本报吉木乃10月16日讯 记者张婷、通讯员朱丹丹报道:吉木乃县脱贫攻坚工作经国家专项评估检查,今年9月26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退出贫困县序列。该县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35.86%下降到目前的0.57%,共实现3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贫瘠的土地、破败的土坯房曾是吉木乃县农村牧区的真实写照。2002年吉木乃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吉木乃县核定贫困户2922户7991人。

吉木乃县委和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实施“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精准脱贫措施,认真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从扶贫产业、各方责任、基层队伍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着力夯实精准帮扶基础,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扎实推进。

首先在扶持项目上下功夫。坚持“造血式”扶贫与“输血式”救济相结合、近期脱贫与持续增收相结合,因地制宜实施了包括创业及劳动力转移就业、农牧产业带动、易地扶贫搬迁及两居工程、民生改善在内的15个大的专项行动,带动行业部门政策向精准扶贫汇聚,促进扶贫资源整装集成,形成整体合力。

为了因地制宜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吉木乃县注重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对于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鼓励发展“小而精”“短平快”特色产业项目。针对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技术缺乏、资金短缺的现状,县政府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技术下乡,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解决发展难问题。

2016年至2017年,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8679.8万元,支持18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餐饮服务、民族刺绣、手工艺品等产业。引导1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以菜苗、树苗、鸡苗为主的“三苗”工程,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以小商店、小修理、小菜窖、小作坊、小饭馆、小农机为主的“六小工程”。

该县各乡镇精准分析自身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成立劳务经纪人协会等一系列措施,带动了一批劳动力转移。2014年至2017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9万人次,创收2.04亿元。

为补齐短板,吉木乃县加大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推动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的有效衔接,对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大力实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2014年以来完成安居房2051户、定居房1133户,易地扶贫搬迁652户,平房实现了暖气入户,楼房实现了暖气和天然气入户,全县农牧民实现了“住有所居”。

2017年底,吉木乃县2922户7991名贫困人口,已实现脱贫2874户788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8765元,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3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35.86%下降到2017年底的0.57%。

为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和返贫预警机制,切实帮助贫困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今年吉木乃县坚持工作力度不减、工作标准不降,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项目、脱贫不脱责任”的思路,继续实施到户产业增收项目,建强稳定增收支柱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时间:2018-10-17    来源: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