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念留在春天里

    编者按:人的一生,是遇见与别离的一生。在“清明”时节,祭先祖、故人、往昔,也祭一祭远处和更远处的悲伤,是告慰自省,也是身心整理。

    有敬畏,人才会自觉节制。

    有珍惜,人才会相爱守护。

    有面对,人才能在伤心过后,再次回到春天。

    清明情思

    ●陈文燕(克石化公司)

    北宋词人晏殊在《破阵子·春景》里曰:“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燕子双双对对,叽叽喳喳地飞回来了,正赶上热闹的春社,雪白的梨花在东风的吹拂下片片飘落,清明节也很快要来临。词中可见,清明节正是一年中春意盎然、繁花似锦的好时光。

    清明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古代,清明前一天,是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这一天不能动火,只能吃冷食,以寄托哀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慢慢增加了扫墓的习俗,因为和清明很接近,久而久之,唐朝时两节合二为一,形成了我国现在的传统节日——清明。

    清明时节,南方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一改冬季萧瑟枯黄的景象,大地一片春和景明。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北方这时冰雪虽已消融,气温依然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喜怒无常,让人捉摸不透,刚刚骤雨初歇,转眼又是狂风大作,才换掉羽绒服,又要把棉袄裹紧,让人不由地要追问:何时春归?春天将至未至,树枝上打起饱满的叶苞,地上冒出毛茸茸的新绿,还有南归的鸟儿们叽叽喳喳地闹个不停,春天正在积蓄着未来爆发的力量。

    清明既是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来到郊外,或祭祀先祖,扫墓,或踏青春游。孩子们在旷野尽情地撒欢,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把拘束了一冬的热力尽情释放出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当人们怀着感伤的心情来到先人的坟前,天上悄悄地飘起了雨丝,那绵延不断,细不成珠的雨点似乎是人们难以抑制的泪水。

    清明节让我不可避免地想到那些早逝的生命。

    我上小学时,和一位眉目清秀、性格腼腆的女生交好,我们都爱看书,经常手拉着手在操场上玩。她有一个哥哥,曾经来学校找过她,眉眼和她很相像。有一天正在上语文课,一位老师突然叫她出去,过了一会儿,她回来神情黯然地收拾书包走出教室,我赶紧追上去,问她干什么去?她说回家,哥哥溺水不在了。说着眼圈一红,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与她泪眼相对。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朝气蓬勃的高中生形象,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仅仅因为游泳事故猝然离去,甚至来不及留下遗言。原来生命是如此脆弱,不堪一击,这对亲人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逝者已去,留给亲人们的是无尽的哀伤。清明节将亲人与逝者相联结,这一天,漫天飞舞的雨点,是生者浓浓哀思凝成的泪水,逝者曾经的似水流年转瞬成空。在清明前后,人们在墓前清理杂草,添加新土,点燃香烛,用缓慢的动作完成这些仪式,借此寄托对逝者的追思。

    当一个生命化作一抔黄土,所有的过往无论精彩还是平淡,都只能留待生者一遍遍地怀想。只要名字还有人记得,只要画像还留存于世,每逢清明,还有亲人前来探望,那就代表这个生命还活在人间。如果他在这个世界上,来过,爱过,失望过,成功过,悄悄地离开,这个热闹的世界没有谁为此伤痛,没有人怀念,大概这才是最大的悲哀吧?

    总有人好奇地想知道,在自己的告别仪式上,人们是不是会为他的离开痛哭流涕?生命短暂,与其期望自己的逝去能引发人们的痛惜,不如在今生今世,好好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不虚度,不后悔,至于身后事,任凭世人评说。

    清明节将人们从繁忙的琐事中解放出来,来到大自然,让明媚的春光唤醒沉睡的心灵,放慢脚步,回望过去,和逝者交流,告诉他们永远不变的怀念,不管世界如何变幻,总有一些人,一些事,难以忘怀,在香烛冉冉上升的青烟里,静静倾听心声。即使时光流逝,岁月如梭,每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总会有人,来到寂静的陵园,对阴阳相隔的亲人喃喃自语,缅怀过去,表达思念。

    人有生死,但生命从未停息。

    

    母亲, 我多想再陪你走一程

    ●刘仪(永安公司)

    小时候,我住的村子有条山路,从村口一直延伸到山外,远远看去,就像一条盘旋在山里的长蛇。而这条山路,却是我们村里唯一一条通往外界去往城里的路。

    这条山路不通车,想要出去一趟只有步行。有年腊月,一连下了十来天的雨,后来,天终于晴了。我和母亲早早起床,打算去镇上赶集置办年货。要买的年货多,我跟着去,一来可以帮忙拿东西,二来也可以买身过年的新衣服。

    吃过早饭,穿戴好衣服,带上装东西的背篓,母亲抓来两只大公鸡,用稻草将公鸡的两只脚绑上,放进背篓里就高高兴兴地出发了。我和母亲很快就来到那条赶集的山路上。母亲开心地跟路上遇到的老乡打着招呼,很快,我们就走了差不多一半的路了。前面是个大上坡,母亲停下来,将肩上的背篓放下歇息。我却有些耐不住性子急着往上爬,头天刚下过雨,地面还有些湿滑,一不小心,我滑倒了,还好,我只受了皮外伤,但脚扭了一下有些疼。母亲一边安慰我,一边嘴里念叨,要是这条路修好了,通上车就好了,我们就不用这么爬山走路了。

    我走不成路了,母亲只好把我抱起来,放进装公鸡的背篓里。就这样,母亲背着我和两只大公鸡去赶集。山路本来就难走,再加上是上坡,背篓里的我,趴在母亲的背上,两只小手扯着母亲的头发。平路还好,上坡时,母亲明显喘着粗气,而背上的我,却随着母亲一左一右、上下颠簸而紧紧抓住她的两只辫子。我知道我攥紧母亲头发时她会觉得疼痛,但母亲没有吱一声,只是大口喘着粗气。母亲脖子上的汗珠,像颗颗滚落的珍珠将她的衣服湿透,但母亲却顾不上擦一把汗。就这样,母亲背着我和两只大公鸡跌跌撞撞赶到了集市。

    集市上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了,母亲先挤过人群来到镇上的医院,急着叫来大夫帮我包扎伤口。伤口很快包扎好了,可母亲的口袋里却没有钱。母亲给大夫说了许多好话,还把家里的地址告诉了大夫,又说,等卖了鸡就把钱送过来,要实在不行就把我押在这里,等拿钱取人。大夫一看我是个小孩子,怕我跑丢,就说:“你们先去卖鸡吧。”母亲又把我放入背篓里,走出医院,再次挤进人群。

    母亲在一排摊位旁找了个空隙,把鸡从背篓里取出来放在地上。快过年了,又赶上好天气,赶集置办年货的人很多,不一会儿功夫,两只大公鸡就被人买走了。卖了鸡,母亲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把钱还给了大夫。我和母亲再次挤进集市的人群,用卖鸡的钱买了年货,还给我买了新衣服、糖果。回去的路上,已经中午了,我受伤的脚经过敷药包扎治疗,好了很多,但母亲还要背我,可背篓里装满了刚买的年货,再说也根本坐不进去。母亲怕走路会让我的伤变得严重,非要背着我回去。拗不过母亲,我只好让她背着我,手提着背篓往家走。阳光下,开心的母亲显得年轻了许多,回家的路也变得轻松了不少。

    后来我上学了,母亲又开始走这条山路送我去学校。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母亲总是第一个来接我。后来,我离开家去了城里工作,母亲又走这条山路送我去镇上坐车。车启动的那一刻,我看到母亲向前走了几步,又走了几步,接着是小跑,再快跑……直到她跑不动了,直到母亲挥着的手模糊在我的双眼中,直到母亲消失在那条山路上……

    离家后第一次回家过年,还是母亲早早地走了十几里的山路,在镇上的车站接我。又一次走在这条熟悉的山路上,我的心中百感交集。

    母亲没有等到这条山路通车的那一天。母亲去世的那一年才55岁,她的一生都走在这条山路上。几年前,那条山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敞的水泥乡村公路,坐车就可以直接坐到家门口。

    每年春节回家,走在这条回家的路上,我的心中是沉甸甸的思念。

 

时间:2021-03-31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