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米提·那斯尔:怀揣希望 行至远方
周沫

    人物简历

    依米提·那斯尔,1940年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1959年进入新疆石油管理局油建公司材料科;1993年提前退休,退休前任新疆石油管理局油建公司党委副书记。

    依米提·那斯尔说:

    ●洗脸、洗脚、刷牙、洗澡……我掰着手指头计算,“这点水能够吗?”这个疑虑在心头一闪便消失了,看到身边一群怀揣梦想的同伴,我顿时感觉浑身充满了斗志。

    ●来到企业后,我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每天我要比别人早去半小时,把干活的材料预备好;看见重活累活,我争先干、带头干;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绝不拖延。

    ●我从一个目不识丁的维吾尔族青年,到一个端着铁饭碗的石油职工,是党和政府教我识字,给我工作。我只有怀揣感恩之心,努力去建设克拉玛依,才能报答这份恩情。

    1959年9月8日,在新疆土生土长的依米提·那斯尔踏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行。

    为了纾解家中的贫困,19岁的依米提·那斯尔从南疆墨玉县辗转来到克拉玛依,成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建筑安装公司材料科装卸队一名普通搬运工。“那时的我,年轻朝气,心怀梦想,对未来充满憧憬。”他说。

    60余载光阴转瞬即逝,回想自己与克拉玛依结下的不解之缘,依米提·那斯尔感触良多,他说——

    争当表率

    到克拉玛依那天,已近凌晨1时。局建筑安装公司通知我们,第二天早上派车来接。在卡车车厢里颠簸了六七天,大伙都累得不行,我们相互枕着同伴肩头在卡车车厢内沉沉睡去。睡到半夜,突然刮起了风,卡车车厢上的篷布被吹得呼呼作响。我把车帘掀开一道缝,打量着这个我将要奋斗的地方——在一望无垠的戈壁上,远处是隐约能看出的平房的轮廓。

    第二天,到油田维修公司报到后,我们被安排到一间间小土房里,睡的是木板搭成的大通铺。在土房子背后有一个方形的大坑,大伙被领到这里时都很纳闷,这时,一辆载满水的车驶来,领队让我们每人提个水桶,轮番把车里的水舀进大坑。“以后你们的生活用水就从这个坑里取,记住,每人每天最多只能舀一桶水。”

    洗脸、洗脚、刷牙、洗澡……我掰着手指头计算,“这点水能够吗?”这个疑虑只是在心头一闪便消失了,看到身边一群怀揣梦想的同伴,我顿时感觉浑身充满了斗志。

    作为搬运工,我主要负责搬运木头、石头、钢材等建筑材料。这项工作看似不起眼,可我明白平凡工作背后不平凡的意义。离开家那天,父亲嘱咐我:“孩子,你现在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要感谢毛主席、感谢党,你要好好听党的话,努力工作,回报这份恩情。”

    看着一条条公路笔直铺开、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座座塔架傲然耸立,这是我们工人的力量,我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来到企业后,我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我要比别人早去半小时,把干活的材料预备好;看见重活累活,我争先干、带头干;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不管多晚我都要干完。

    凭着这份干劲,很快,我被任命为油田维修公司装卸一班班长。我知道肩上担子更重了,我带领班组吃苦耐劳、不计回报,最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63年,我们装卸一班的装卸速度平均提高了166.7%,损耗率下降了83%,超额1.5倍完成年度任务,实现了连续5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为国家节约5680元,这在当年可是一笔巨款。

    光荣入党

    我的父亲时常对我说,要多读书,尤其要多读毛主席的书。受他影响,来克拉玛依前,我把一本厚厚的《毛泽东选集》塞进了装干粮的布兜里。

    因为不识字,刚开始学习时,我只能请别人念给我听。领导得知我迫切要求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愿后,就派同事玉素甫江专门帮我补习文化课。在他的帮助下,我逐渐能读懂《毛泽东选集》了。晚上别人都睡了,我在读;拉运砂装石的空隙,我也读。读得多了,我明白了毛主席的教导:越是困难,越是要干,这才是好同志。

    1965年9月26日,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

    在这天,我作为自治区“五好”职工、克拉玛依唯一的劳模代表,要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劳模代表大会。

    按照预定安排,我们将在10月2日这天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能见到景仰已久的毛主席,我激动得整宿睡不着觉。

    第二天一早,我在会场门口等待,身边早已是人山人海。会场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劳模们,毛主席亲切地与他们一一握手,我也努力地向前挤,可人实在太多了。后来与毛主席合影留念时,我望着毛主席的方向,告诉自己要时刻铭记毛主席“以身作则,再创辉煌”的嘱托。

    1965年11月1日,在油建公司党委的推荐下,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我知道,从一个目不识丁的维吾尔族青年,到一个端着铁饭碗的石油职工,是党和政府教我识字,给我工作。我只有怀揣感恩之心,努力去建设克拉玛依,才能报答这份恩情。

    奉献半生

    1993年9月,我从油建公司退休。30年间,我先后20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和“五好”员工。

    回顾在油田工作的岁月,有喜有怒,有哀有乐。一些工作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1965年7月,我承担了从九公里红砖厂往三区拉运红砖的任务。通常,每天要拉运八趟,那天,拉到第五趟时,已是下午4时多,从三区回来路过总站时,司机直接朝克拉玛依方向驶去,我问司机是怎么回事?司机说:“今天是星期六,早点回去洗车休息。”

    我对他说:“三区等着砂子呢!咱们再多拉一趟吧。快装快卸,回去后我帮你擦车。”司机同意了。

    拉完第六趟时,司机问:“还拉吗?”

    我说:“再拉两趟就完成任务了,不然剩下两车明天还得再派车来。”

    就这样,我们拉完了八趟。这时我对司机说:“咱不能空着车子回去,预制厂还要一车红砖,再捎一车回去。”这天,我们一共拉了九趟。回去的路上,司机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有一年冬季,我和司机载着满满一车木材从山高林密的乌拉斯台往回返,行至半路时突遇山洪,木材全部被洪水冲走。当时我来不及多想,一头扎进冰冷刺骨的洪水里,协助同志们打捞被冲走的木材,直至所有木材都被运到安全区域。

    木材捞上岸,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木材一时半会儿运不完,还得让厂里派人增援,这边还得留人看守。于是,我主动留下来看守木材,同伴去找增援。在寒冷而孤独的山路上,我独自坚守了好几天,木材终于全部安全运回。

    有一次,几个同事对我说:“你是管理局的‘五好’标兵,年轻力壮,组织上和同志们都看好你,你应该请求组织把你调去干技术活。采石拉砂搬木头,干得再好能有什么出息?”

    “如果你我都拈轻怕重,推卸不干,那一砖一瓦建设克拉玛依的脏活累活,该由谁来干呢?我是共产党员,应该以身作则,承担一名党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我回答他们。

    现在的克拉玛依,高楼林立,树绿水清。看着这座美丽的城市,我感到欣慰又自豪,我和光荣的劳动者一起为克拉玛依奉献了半生,我见证了她的成长,这里也凝聚了我的青春和心血。

时间:2021-11-02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