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友胜:油田发展需要我们
杨艺佩杉

    人物简历

    陶友胜,1935年9月13日出生于江苏。1955年入伍;1960年3月转业到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二大队;1965年进入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1993年退休。

    陶友胜说:

    ●部队领导问我愿不愿意去?我说:“愿意!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我就去!”接到命令的当天下午,我穿着军装踏上了前往新疆的火车。

    ●有人忍受不了艰苦想走,我就劝他们:“国家现在需要我们,我们走了,谁来建设油田?”从踏进新疆起,我就再也没想过要离开,因为油田的发展需要我们。

    ●参加合影的人很多,我们新疆代表团站在了毛主席的右斜后方。现在,这张珍贵的照片已经有些模糊了,但我依然珍藏着,是我家的传家宝。

    2021年10月21日,在克拉玛依生日来临之际,陶友胜老人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扎根新疆60载的故事,他说——

    再苦我也要坚持下去

    1955年,我20岁。一天,我们村支书在开动员大会时说:“当解放军好!大家要积极报名!”

    我是烈士的后代,继承父亲的遗志是我的心愿,于是,我立即去征兵处报了名。

    入伍后,我被分配到浙江舟山群岛守海防,在那里一守就是4年。1960年3月,我从南京军区退伍。那时国家缺石油,需要我们去开发建设油田。

    部队领导问我:“愿不愿意去新疆?”我说:“愿意!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我就去干!”

    接到命令的当天下午,我穿着军装踏上了前往新疆的火车。

    说是火车,其实就是拉牛羊的“闷罐子”,里面臭气熏天。但随着火车缓缓前进,在“闷罐子”里呆久了,也就习惯了这股味道。

    火车走了几天,外面的景色从郁郁葱葱的绿色渐渐变成了荒凉的土色。我看着窗外荒芜的戈壁滩,在心中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新疆建设好,不辜负党和国家交付给我们的使命。

    一个星期后,我们从火车换乘大卡车,一路经历风吹雨淋,最后到达了目的地——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跃进新村。我被分配到了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二大队采油四队当上了一名采油工。

    那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我们住的是最简陋的土坯房,房顶是一层糊了泥巴的芦苇席,房里是上下铺共住着8个人。

    当时正处在国家困难时期,粮食也很紧张,我们每人每月只有38斤半的口粮,平均下来,每天只有两顿饭吃,一顿饭两个馒头,蔬菜就是土豆、萝卜、大白菜。

    最困难时我们连吃的都很难保证,我一天工作8个小时,要巡检4口探井,一趟跑下来要两个多小时,体力消耗很大。有时自己带的馒头吃完了,就喝盐水充饥;一天定量供应的水喝完了,就喝井场上漂着原油油花的地底水,好几次,我因为喝了油花水还拉了肚子。

    无论条件如何艰苦,我也没有动过回老家的念头。当时,有人忍受不了想走,我劝他们:“国家现在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走了,谁来建设油田……”

    从踏进新疆起,我就再也没想过要离开,因为油田的发展建设需要我们。

    我成了技术革新能手

    1962年,因为工作踏实、肯吃苦、肯钻研,我被选为岗位长,带领着十几名队员一起跑井。

    为了增产保产,领导把队里最难管的4口探井分给了我们。这4口井产量不稳、压力不稳、油气不稳,还经常跑、冒、滴、漏,工作环境也很艰苦。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我吃住在井场,把自己当成探井“医生”,天天守着这4口井。没事我就琢磨,它们到底有什么问题?

    那几天,我轮流在这4口井旁转悠,一会儿黑乎乎的油冒出来了,一会儿地底水又漏了出来……井出了问题,井场上又没有新零件,也没有车,我只能徒步往返1个多小时,到大队仓库领了材料再修理。

    在井场的“地窝子”里吃了几天沙子后,我终于有了收获。由于当时工作方式比较简单,没有标准化的工作制度,所以在操作时,有些人不慎将工具掉落井下,导致井底出现堵塞,影响了油井正常生产;有的探井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蜡,管柱升到地面后,随着气温降低,蜡会自然凝结在管壁上,时间久了也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我向领导做了汇报,并提出制定交接班制度和规范操作规程,这样,井场生产才能有条不紊,员工才能管理好。

    听到我的建议后,有不少人认为我多此一举,他们觉得,整这么多条条框框干啥?可那时我没心思管别人怎么想,我只想尽快解决问题,把产量提上去。

    我把自己管理的编号为“110”的探井作为试验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后,这口井的老毛病全都解决了,产量也从原来的28吨左右上升到36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

    一来二去的,我的名声就传了出去。为了在全局采油大队推广我的经验,新疆石油管理局领导带着我到各个单位去作报告。

    因为我的建议和经验,把当时整个油田生产管理水平提升了一个台阶,使各项工作朝着更科学、更规范、更合理的方向发展。那一年,我被评选为新疆石油管理局油井风险能手。

    我在北京见到毛主席

    我这辈子也没想到,我能见到毛主席。

    1964年8月,自治区成立了新疆少数民族青年学习参观团,我作为克拉玛依市的唯一代表,跟随代表团前往北京参加“十一”国庆活动,并将受到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出发前,想到能去北京看见天安门和毛主席,我很激动。我找出了最干净的一套制服,前往乌鲁木齐市和代表团会合。

    到了乌鲁木齐后,由自治区乌市团委带队,带着我们坐火车。一路经过兰州、西安、延安等地,一是让大家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另一个任务就是去学习这些地方优秀企业的先进制度和技术,为我们新疆油田事业的发展积累一些经验。

    9月底,我们一行人到达北京。活动前一晚,我躺在宾馆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想到天亮了就能看见毛主席,哪里还有睡意。

    10月1日,庆典活动开始后,我们新疆代表团被分在了天安门广场观礼台的东面就座。毛主席出来了,大家都站了起来激动地挥舞着帽子,我也跟随着人群朝着主席站着的方向大喊:“毛主席万岁!”

    10月5日,毛主席和此次参加庆典活动的所有代表团合影留念。

    当时,参加合影的人很多,我们新疆代表团站在了毛主席的右斜后方。虽然离得有些远,但我还是遥遥看见了主席的面庞。

    这张珍贵的照片由北京照相馆拍摄,现在虽然有些模糊了,但我依然珍藏着,是我家的传家宝。

    我们这一辈石油人见证了克拉玛依的发展与繁荣,也深刻体会到了建设一座城市的不易。如今,我们的生活幸福安定,我也希望年轻一代的克拉玛依人还能继承我们能吃苦、肯担当的精神,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时间:2021-10-29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