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和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百姓喜饮幸福水


上图: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外景(资料图)。
下图:1995年,和田县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打井改水工程(资料图)。 □制图/新疆日报 陈潇


□全媒体记者/拍热扎提·阿不都 通讯员/李文婷 张淑华

“现在我们喝的水很甜,房子、院子里都有水龙头,再也不担心喝的水不好,影响身体了。”6月24日,于田县木尕拉镇巴什喀群村村民艾吾孜罕高兴地说。

从喝水难到有水喝,从拉水、挑水到通了自来水……近年来,和田地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续推动解决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补齐农村供水基础设施短板,巩固完善供水设施条件,努力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筑牢饮水安全保障,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

和田县:告别人畜同饮涝坝水

1994年10月13日,是和田人民值得纪念的日子,和田县作为全疆改水示范县拉开了改水工程建设的序幕。

26载光阴,弹指一挥间。家住和田县布扎克乡布扎克村的75岁老人麦提克热木·托合提仍时常回忆起人挑驴驮涝坝水的日子。

“以前,我们要拿着桶骑着毛驴到20里地之外的涝坝里取水喝,涝坝水里落叶、小虫子啥都有。打水时,先用纱布过滤掉水里的杂草、蝌蚪等杂物,取回家后,要先放在大桶里沉淀一下,再烧开喝……”回忆过往,麦提克热木不禁皱起了眉。

“如今,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就流出来了,既方便又干净卫生。”麦提克热木说。

“和田穷在水上,病也在水上。”为此,党中央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新疆改水问题,决定财政拨款和社会捐款相结合,用3年时间解决新疆农牧民饮水问题。在中央的推动下,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真情。一场轰轰烈烈的造福人民的工程就此展开。1995年10月1日,和田县改水工程竣工,清冽甘甜、卫生清洁的幸福水流进千家万户,人畜同饮涝坝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像麦提克热木一样,吃了多年涝坝水的村民喝上了干净水。

近年来,和田县始终把解决群众吃水问题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已解决、改善县域内35.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于田县:25.4万人受益

6月24日,走进于田县木尕拉镇巴什喀群村村民艾吾孜罕·麦麦提敏的家,院子里的葡萄藤上已结出了翠绿的葡萄。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汩汩流出,这随开即用的自来水,让于田县25.4万农牧民吃上了洁净水、安全水。

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19年,于田县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4个,投资4.2亿元,共解决4.21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还通过工程配套、改造、升级、联网等方式,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合格率均达100%。

“截至目前,共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14项,铺设各类管道4200多公里,日供水量达3.4万立方米,工程覆盖15个乡(镇)、172个村,受益人口25.4万人。”于田县农村供水总站副站长买托合提·买吐送介绍说。

此外,于田县还大力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补齐农村供水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供水设施条件,并采用最先进的净水设备及自动化水质水量控制检测系统,达到精准供水的目标。

“农村饮水是动态问题,长效可持续机制的建立是个难题。”于田县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则孜·阿布都热西提说,“为更好地发挥农村饮水工程作用,接下来我们要加强业务干部的技术培训,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管护体系,为今后长效运行及管护打牢基础;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做好农村饮水水价改革核算工作,逐步实现水价达到成本价,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策勒县:“幸福水”孕育新希望

小康不小康,农村饮水算一桩。盼望已久的幸福水不仅流进了村庄、院落,流进了农牧民心里,还改善了农牧民生活卫生条件,提高了他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在策勒县博斯坦乡迈丹推孜村村民赛迪艾米尔·萨伍提家,庭院里3个小拱棚里的胡萝卜、洋葱等蔬菜将院子装点得生机盎然,刚洒过水的地面蒸腾起泥土的味道。赛迪艾米尔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是将远处的河水引到村里的涝坝里,有涝坝水喝就不错了。

2010年,迈丹推孜村通了自来水,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随着水质提升工程的推进,经两次水质提升改造后,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供水也得到了保障。

“以前不通水,不仅农业生产受制约,而且全家人还得为取水来回跑,很难将全部精力放在改善生产、提高收入上。”赛迪艾米尔说,“现在通了自来水,做饭、洗菜方便,院子里也安装了水龙头,家里养的羊和庭院的蔬菜也跟我一样喝上了‘放心水’。”

随着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农田水利建设也在不断推进。迈丹推孜村建起了庭院小拱棚,发展起了养殖业,越来越多像赛迪艾米尔一样的村民因为幸福水孕育出新希望。


 

时间:2020-07-06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