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抗疫群英谱】晁瑾:到一线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新疆日报讯(记者苏璐萍报道)9月3日,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ICU2病区,看着入院以来一直昏迷的74岁老人睁开眼冲着身边的医生眨眨眼,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民生新闻部记者晁瑾瞬间红了眼眶,欣喜、感动、振奋……所有情绪都在这一刻迸发。

  此次疫情发生后,晁瑾克服尾椎骨骨裂等病痛再次请战,成为一名“战地记者”,一直坚守在定点医院。

  ICU2病区是晁瑾到达定点医院后进入的第一个病区,在这里医生实时监控着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护士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帮他们翻一次身,进行俯卧位通气。“这些重型、危重型患者大多有基础病,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国家不遗余力地救治着他们的其他病症,没有放弃一个人。”切身感知的这一切犹如一股强大的力量推着晁瑾不断向前。

  她是记录者,尽最大可能追求准确真实。年初从新疆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口中常听到的ECMO,这次在病区见到了,晁瑾详细向医生请教有关ECMO的知识。虽说这些不一定写在稿子里,但她认为,只有尽己所能将生涩的医学知识消化了,向受众阐述的内容才能更精准、有厚度。每天10时,晁瑾都会出现在工作站,旁听专家组的研判会,细致观察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每个细节。

  用文字阐述,用影像表达。8月上旬,跟着医护人员查房时,晁瑾见到了病人刘阿姨。“60岁的刘阿姨有40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还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在普通病区病情变化被转入ICU2病区,在国家和自治区专家的联合诊疗下,又转回了普通病区,最终治愈出院。”继年初《新疆舞“舞动方舱”》等新媒体产品被大量转发后,晁瑾又策划拍摄了《刘阿姨出院记》等新媒体产品,通过当事人的视角,直观地展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及医务工作者的担当和奉献。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晁瑾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宣传一线,用接地气、有情感、有温度的新闻报道把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信心传递给各族群众,凝聚起共同抗疫的强大正能量。在她和其他驻守记者的共同努力下,一篇篇报道、一个个新媒体产品为患者和家属、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居民带来了医疗救治一线的信息,坚定着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每日凌晨,晁瑾都会守着微信,等待报社夜班编辑反馈稿件修改意见,并对上版稿件进行核对,结束一天工作时,往往已是凌晨三四点。“但你们记者经常熬到大半夜,真挺辛苦的。”每每听到医护人员的这些话,晁瑾都很感动,这是医护工作者对新闻记者的肯定。

  从夏天坚守到秋天,每一天晁瑾都全力以赴。每到感觉有些累的时候,患者隔窗比心的画面总能驱赶她的疲惫;每当想家的时候,6岁女儿画的“最美妈妈”儿童画又能让她元气满满。“很感谢报社的信任,让我来到一线;很感激父母帮我照料孩子,让我能全身心投入战斗。”晁瑾说。

  8月,晁瑾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成为新疆唯一一名受表彰的新闻记者。本应去北京参加表彰大会的她依旧坚守在定点医院,“虽有遗憾,但不后悔,我会继续努力,将更多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呈现给大家。”晁瑾说。

时间:2020-09-07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