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章镌刻难忘岁月
刘杰
    编者按 

    每一枚徽章的背后,都藏着一段感天动地的奋斗历史,都讲述着一段难以忘怀的动人故事。抚今追昔,触景生情。

    本期“城市记忆”通过焦彦和倪寿坤捐赠的奖章和胸章,带你走进两位老石油人的生活,回顾老一代石油人的奋斗故事和他们在克拉玛依油田走过的足迹。

 

    焦彦的两枚奖章

 

 

    文物样貌:

新疆厂矿企业三比优胜者奖章的颁发年代为1956年,质地为铜质,奖章通长10厘米,直径4厘米,中间有山脉图案。奖章形状为金边八角形。2007年,由焦彦本人捐赠入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好职工”奖章的颁发年代为1963年,用途为佩饰。奖章重量为2克,最宽4厘米,厚0.2厘米,通长7厘米。该奖章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为红底黄色斜纹绶带,奖章主体部分为五角星状。奖章中间为圆形,圆形内部上方有五角星,下方白色书本形状中,有“五好职工”字样。

这两枚奖章被焦彦老人视为珍品。焦彦是一名老劳模,曾三次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劳动模范”“五好职工”荣誉。两枚奖章向我们诉说了这位被大伙誉为“设备神医”的老石油人的故事。

1956年4月,焦彦从泥火山下的独山子矿区调到克拉玛依,在当时的克拉玛依矿务局钻井处先后担任主任机工和钻井队队长。从钻井处到输油处,焦彦从巍峨耸立的钻台转战输油战线,他以超强的技术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为当年的输油泵站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只要焦彦出场,必定手到病除。”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和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焦彦成了让人敬重、令人钦佩的“设备神医”。

这两枚奖章,成为焦彦为油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见证。

 

倪寿坤的徽章和胸章

文物样貌:

 
 
    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配用年代为1950年,质地为棉布,颜色呈淡黄色,长7.3厘米,宽3.8厘米,2克重。该胸章为长方形棉布底,印制红色边框和黑色汉字。一面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另一面是倪寿坤的部别、职别、年度信息以及篆书印。

    文物样貌:

中苏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徽章使用年代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材质为铁质。徽章直径3.6厘米,厚度0.2厘米,徽章外缘写着中文“中苏石油股份工资”及俄文字样,下方为握手图形,中间图案由五角星、蓝天、白云、以及井架和维文构成。这枚徽章于2008年,由倪寿坤本人捐赠入馆。后经鉴定,被评为国家二级文物。

1950年3月29日,17岁的倪寿坤在看到《人民日报》发表的《协助我国发展工业中苏两国签订协定 创办联合股份公司按平权合股原则组成,开采新疆石油及有色金属》这篇文章后,决定到中苏石油公司闯一闯。1951年,倪寿坤作为第十批招收学生,来到设在河南焦作的“中央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学习。在学校里,他和其他学员们一起学习了勘探和钻井知识。第二年,18岁的倪寿坤来到新疆军区俄文专科学校。在那里,他不仅学习俄语,同时还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枚胸章就是那个时期使用的。

1953年1月,他被分配到中苏石油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开始从事会计工作,当时的会计要到野外为职工发放工资,进行资产核算。倪寿坤和石油工人们一起就着风沙吃饭,和衣睡在帐篷里。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倪寿坤干起了审计工作。从钻井、炼油,到运输;从几千口井、几万台设备,到几百万平方米的房子,倪寿坤奔波在资产管理的路上。由他经手的资产账目始终清清楚楚。直到1993年,倪寿坤光荣退休。

这枚“中苏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徽章”,是倪寿坤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使用的,它见证了克拉玛依油田的变迁和这座城市的发展。

 

时间:2021-07-29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