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边疆基层 浇灌希望沃土

——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系列报道之五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

    这封温暖亲切、催人奋进的回信,在广大青年学子尤其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引发热烈反响,而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的118名毕业生,他们选择扎根西部、扎根基层的举动,正深深影响和触动着克拉玛依大学城的师生。

    趁年轻   去基层

    今年6月,林凡一从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克拉玛依校区毕业,他没有选择回老家陕西,而是留在了新疆,就职于精河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在林凡一心里,新疆是个“山林怀抱八方客,瀚海流连五湖人”的地方。

    当林凡一得知大学时的“邻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立志留在新疆基层,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时,林凡一的内心深受触动。

    “我是发自内心地佩服这些毕业生,同为毕业生的我感觉很自豪,”林凡一说,“我现在在基层工作,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这也是在为西部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张玉龙是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目前居住在乌鲁木齐,和朋友一起经营着一家小公司。受疫情影响,公司效益不理想,为了谋求新的出路,张玉龙正盘算着找份工作。

    张玉龙在网上投简历时,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的新闻。“这118名学生太厉害了,他们立誓要留在新疆,建设西部,我与他们有着同样的想法,我也要更加努力拼博才行。”

    “我的公司就是我建设西部的平台,我不能因为当前的困难而放弃它,我要想办法盘活它才对。”这118名毕业生的举动让张玉龙开始反思,他决定从拓宽销售渠道做起,开始查阅资料、向其他公司“取经”,为了公司发展而奋斗。

    如今,在克拉玛依大学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留下。他们扎根西部,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扎根基层,和广大人民埋头苦干,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好读书   学本领

    朱博文是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克拉玛依校区临床19-2班的学生,他正利用暑假时间,学习中医知识。

    出生于医学世家的朱博文,在母亲的建议下,来到新疆求学。他原本计划毕业后回到湖北老家工作,但是毕业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这个举动,改变了他的想法。

    “在学校,我学习的是西医知识,课余时间,我就会和家人、学长学习中医知识,我希望用知识武装自己,以后能行医救人,”朱博文说,“这些学长选择留在新疆,支援西部建设,那我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会好好学习,向他们一样,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李丹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后,第一时间将其转发给了自己的朋友小虎,劝说他和自己一起留在新疆,建设西部。

    李丹的老家在四川,小时候跟随父母来疆,这里就像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希望自己的朋友也能留在这里,和她一起奋斗。

    李丹说,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毕业生,学历比我高,能力比我强,都决定留在新疆基层,我打心眼里敬佩他们,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小虎如今也在犹豫是否要回老家甘肃,我想让他多一份选择,给自己一个机会,留下来,毕竟“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深思熟虑后,小虎听从了李丹的建议,开始在克拉玛依求职。

    “既然选择留下,那就要为新疆的发展做贡献,小虎已经开始和公司对接,我也想要提升自己,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李丹说,“我报名了专升本考试,继续深造,为将来建设新疆打基础。”

    克拉玛依大学城里,还有很多和朱博文、李丹一样的求学者,他们正在用知识积蓄未来发展的力量,去迎接祖国更美丽的明天。

    扎下根   绽光彩

    在西部的建设与发展中,一批又一批高校毕业生发挥所学所长,让青春和才华绽放在新疆基层的土地上。

    2008年,黑龙江人王迪大学毕业后,瞒着家里人,来到新疆,成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

    那时候的王迪想法很简单,“我要去艰苦的地方磨练自己,等我有所成就再回乡”。谁曾想,一到克拉玛依,王迪就被这里的风土人情所吸引,他在这里工作、生活、成家、立业。

    得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王迪仿佛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个满腔热血、为疆奉献的自己。

    “这些毕业生的选择,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我为他们感到骄傲,”王迪说,“身为教师,我始终秉持着‘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的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以后,我会继续告诉学生,要向这些写信的毕业生一样,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刘展是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克拉玛依校区机能教研室的负责人,来自河南商丘的他和王迪有着同样的想法。

    在刘展看来,这118名毕业生写信的举动,说明他们并没有把建设西部当做个人事情来对待,而是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很有大局意识。

    “他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这件事,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引发了我的思考,”刘展说,“工作的压力、竞争的焦虑、成功的渴望,这些‘骨感’的现实让青年人内心挤满了成长的烦恼。作为教师,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是我的职责,我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对他们的就业指导,让他们明白,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鼓励他们成为热爱边疆、建设边疆、守护边疆、奉献边疆的生力军。”

    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的这118名毕业生,正在用他们的精神气质和责任担当,激励着无数青年人投身基层,用智慧和汗水去浇灌一片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作者:王雯婧    时间:2020-07-17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