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尊重规则,才能守护善良

    ●景璐

    捐款会全部用在患儿身上吗?善款后期的使用情况是否也会公示?

    自3月8日,本报刊登《“再障”患儿父亲紧急求助》一文以来,除了进行捐款,不少捐赠者也时刻关心着善款的使用和公示情况。

    对于捐赠者关心的这两个问题,笔者有些无奈,却也有些欣喜。无奈的是,即使是慈善事业相关法律法规日趋完善的今天,大家仍然对善款的使用心存担心;欣喜的是,捐赠者对善款使用及公示情况的关心,不仅体现出了捐赠者有较强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更是一种主动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不信任是有理由的。

    2016年11月30日,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创造了微信历史上单日打赏的记录,这是父亲罗尔写给白血病女儿笑笑的。由于被文中的真情感动,网友纷纷打赏为笑笑的治疗筹款。

    然而,12月1日,舆论就出现了逆转,“罗尔在撒谎”的质疑和指责遍布网络,罗尔最终也被确认名下确实有三套房产。虽然深圳儿童医院及时回应了罗一笑的病情及治疗费用情况,微信平台也官方宣布,将两百六十余万元赞赏资金原路退回至网友,律师更是称文章没有明确提出“捐款”,网友打赏不等于捐款,但此事对捐款人善心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2020年。2020年1月,一场突发的疫情把湖北省红十字会、武汉市红十字会推到了风口浪尖。疫情发生以后,不论是抗疫物资,还是捐赠款项的使用效率,湖北省、武汉市红十字会都引发公众质疑。虽然湖北省红十字会及时进行了回应,中国红十字总会更是组织工作组赴武汉做好疫情防工作,但社会公信力方面的损失是不估量的、难以挽回的。

    行慈善之事真的难吗?

    其实不是。在法律层面上,2016年3月,我国颁布了《慈善法》,民政部也出台了《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监管职责。这些法律法规在将慈善活动纳入法治轨道的同时,也有力保护了慈善活动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

    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善款没有用于慈善事件之所以仍然屡屡发生,有关单位执法不严、监管缺位,有关人员不尊重规则,隐瞒真相、试图谋利是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作为好心人,缺乏维权意识、履责意识也是原因之一。“做好事不留名”的无私精神值得提倡,但若只是怕被人认为“爱出风头”就选择不公开姓名、不关注公示情况;若只是怕被人认为“不近人情”,就不思考、不设防通过私人或者不明渠道进行捐款,那何尝不是对自身权利的一种浪费和放弃?

    无情亦有情,无情护有情。有关单位和个人遵守法律、尊重规则,对慈善捐款执行严格的前期核查制度、捐款公示制度、善款使用制度,并不意味着没有“人情味”,相反,正是遵守了“不阿贵”“不徇私”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保护公众的善良和爱心。

 

时间:2021-03-24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