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的“全家福”
田华英 王雯婧

于光(后排左一 )的“全家福”。(照片由努尔加孜·白热克拜提供)

    3月31日,星期日。上午,于光家的院子热闹起来。

    于光是克拉玛依市小拐乡团结村村民,他的家在小拐乡团结新村37号院。作为这个大家庭的长子,他和妻子正在张罗一大家子的聚会。

    于光和弟弟阿斯卡尔·白热克拜边宰羊边商量今年春天耕种的大事,妻子徐艳华和妹妹努尔加孜·白热克拜、弟媳娜孜拉·夏库正忙着洗菜、切胡萝卜。小院角落的土灶上,大锅已经架好,正等着新鲜的羊肉入锅……

    “大家动作快一点,大姐二姐马上也回来了。”母亲沙依木汗·达吾提从屋子里走出来,大声问,“胡萝卜切好了吗?我来做抓饭。”

    中午,长条桌上摆得满满当当:于光做的红烧全鱼,徐艳华做的凉拌三丝和蘑菇炒肉,大姐古丽加孜·白热克拜做的大盘鸡,二姐古丽娜孜·白热克拜做的手抓羊肉,沙依木汗·达吾提做的“妈妈牌”抓饭摆在正中间……

    长条桌对面的墙上,是一张二十多口人拍成的“全家福”。“全家福”里,父亲白热克拜·海沙端坐在正中央。在他慈祥目光的注视下,这个大家庭最日常的一次聚会开始了。

    以后这就是你的家

    这张“全家福”是2011年拍的,那时,于光走进这个家已经27年了。

    于光的老家在甘肃。母亲远嫁、父亲去世之后,他流浪到小拐乡团结新村,一个人住在村里一间废弃的破房里,靠打零工为生。那年,他15岁。

    后来,他跟村里的哈萨克族电工师傅学会了电工技术。

    1984年冬天,家里开着饭馆的白热克拜·海沙来到于光的住处,想让他帮忙把饭馆里的电线接一接。

    推开门,屋里像冰窖一样冷,于光蜷缩在一床破被子里……

    看着这个和自己女儿一般大的男孩,白热克拜·海沙心疼地说:“你住我家去吧,家里不富裕,可保证饿不着你、冻不着你……”

    那天晚上,于光跟着白热克拜·海沙回了家。白热克拜·海沙郑重地向全家人宣布:“他叫于光,以后他就是咱们家的老三,也是家里的大儿子。”

    “洗手,吃饭。”白热克拜·海沙招呼于光上桌,“以后这就是你的家。”

    吃完饭,坐在红彤彤的炉火边,看着进进出出忙着给他找被褥铺床的沙依木汗·达吾提,还有一屋子有说有笑的姐妹弟兄,于光有点恍惚。

    “于光,起床了。”第二天早晨,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于光一个激灵从床上坐起来,揉揉眼睛,环顾四周,暖暖的屋子,崭新的被窝……

    于光鼻子发酸,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人叫过他起床……

    热热的奶茶和馕,这天早上,于光吃得饱饱的。

    很快,“老三”于光就知道了,他还有两个姐姐、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加上亲戚寄养在家的孩子,最多的时候,这个家有12个孩子。家里的生活都靠父亲当医生和母亲种地、养羊以及家里开饭馆的收入维持。

    吃过早饭,于光一头扎进饭馆的厨房,劈柴、烧火,空闲时就跟着母亲去放羊,种地……他想用自己的劳动,报答这个家庭给他的爱。

    孩子多,日子穷,为了让孩子们吃饱饭,母亲想尽一切办法:秋天用包谷粒和麦粒给他们做抓饭,春天漫山遍野挖野菜给他们包包子,冬天炉火里埋几个土豆……

    走进这个家,于光真的再也没有挨过饿、受过冻。

    今天是你的生日

    1985年2月19日晚上,于光将羊群关进羊圈。走进家门时,他愣住了:炕桌上摆着手抓肉、那仁和馓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等他。

    “今天是除夕,咱们一起过。”父亲起身,把于光拉到身边坐下,又掏出一瓶白酒,“咱爷俩今天喝点……”

    半醉半醒之时,母亲捧着半个西瓜放到于光跟前,西瓜瓤上还插着一根火柴。

    “哥哥,妈妈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买不到蛋糕就用窖里藏的西瓜代替了……”努尔加孜·白热克拜喜滋滋地边说边点燃火柴,“呶,这根火柴就是生日蜡烛。”

    刺啦,火柴头上燃起的小小火苗,映亮了全家人望向于光的眼睛和笑脸。于光胸口一热,眼圈红了。

    于光根本不记得自己确切的生日,母亲沙依木汗·达吾提偶尔问起来,他凭着记忆随口说了个2月19日,说完也就忘了。

    没想到母亲却记在心里,也没想到自己的生日居然跟这年的除夕是同一天。

    泪眼模糊中,父亲和母亲一人递给于光一个红包,“我们跟电视里学的,过春节,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接过红包,于光就醉了,醉得不省人事。

    从那年开始,全家人年年都给于光过生日;从那年开始,全家人年年都过春节。

    大伙是怕你孤单呢

    1990年,于光22岁了,父亲请来朋友和乡亲,和泥打土块,在老房子前面,给于光建起了三间房。

    有人建议把房子建在老房子旁边,父亲不乐意:“于光是我家长子,房子盖在前面,他往前冲,我们在后面给他撑着。”

    房子修好了,母亲带着姐姐妹妹把房子布置一新。

    后来,这个房子成了于光和妻子徐艳华的家。

    结婚那天,父母亲给他们操办了热闹的婚礼。母亲带着姐姐妹妹给他们准备了过日子所需的全部家当:被褥、锅碗瓢盆、米面油……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徐艳华都有点不适应,因为每天都有人请他们夫妻俩到家里吃饭,而且不是吃简单的饭,而是吃有手抓肉那种很丰盛的饭。

    “这是我们哈萨克族的习俗,大家请新媳妇吃饭,就是让新媳妇认门。”惶恐不安时,婆婆沙依木汗·达吾提的一席话让徐艳华安了心,“认了门,你以后就能串门了,大伙是怕你孤单呢。”

    徐艳华是河南人,早餐习惯喝稀饭吃馒头,于光则习惯喝奶茶就馕。

    很快,他家的早餐就变成了炒菜馒头和奶茶……

    一天早晨,父亲端着奶茶来串门,看到热腾腾的馒头,也学着于光的样子,掰了半块夹点咸菜腐乳,一口咬下去:“呀,好吃,软乎,比吃馕舒服。”

    从那以后,老两口的早餐就常常到于光家吃。

    爹娘在哪我就在哪

    弟弟妹妹成家后,相继离开了团结新村。于光一直留在村里,他说:“老爹老娘在哪,我就在哪。”

    说不清从啥时候开始,于光成了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

    也许是从1993年春耕开始的吧。

    那年春节后没多久,父亲叫上于光去买棉种。

    “老爹,咱今年不种棉花吧。”

    “不种棉花种啥?”

    “种打瓜。”

    “打瓜?打瓜是个啥?”

    “就是西瓜的一种。”

    “不行不行,西瓜不能种。”

    于光用了很长时间,给父亲解释西瓜和打瓜的区别。

    将信将疑的,父亲还是听了于光的建议。

    没想到,那年他们家种打瓜的收入,比种棉花翻了一番还多。

    从那以后,每年春耕,于光说种啥,父亲就同意种啥。

    于光不仅是父母身边最贴心最倚重的儿子,还是姐妹兄弟心里的支柱。

    2007年,努尔加孜·白热克拜因没有工作,情绪低落。于光看到社区招聘协警的公告后,便给她报了名。

    努尔加孜·白热克拜顺利通过考试,有了稳定的工作。如今,她已当上了克拉玛依区南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2008年,小弟弟阿依波力·白热克拜因车祸去世,父亲伤心过度住院,于光把辛苦积攒的给女儿的一万多元学费交给母亲,给父亲治病。

    父亲去世后,大家遇到大事小情,母亲总是说:“去找你们大哥商量商量。”

    星期日的聚会进入尾声,男人们坐到院子里喝茶、聊天,女人们打扫、收拾。沙依木汗·达吾提从墙上取下“全家福”认认真真擦拭着,笑眯眯地端详着照片里的每一个人……

    这张“全家福”是按照病重的父亲的要求,于光召集全家人拍下的。拍后不久,父亲就“走了”。

    在于光心里,这张二十多口人合照的“全家福”,是父亲送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他把它挂到了客厅里最显眼的地方。

    小时候孤苦无依,现在却有了这么多家人,每每望着“全家福”中的自己,一股幸福的暖流就会情不自禁地溢上于光的心头。

时间:2019-04-01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