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应急抢险救援中心金牌教练组介绍之二
青山 彭立水

申德明

孙孟来

张继海

张程鑫 本版图片由应急抢险援救中心提供

    编者按:应急抢险救援中心能多次在大型井下作业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离不开选手的勤学苦练,更离不开教练员团队的辛勤付出。在此次首届全国油气开发专业井下作业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应急抢险救援中心的教练团队荣获金牌教练组的称号。在我们祝贺取得佳绩的选手时,更应该感谢这支在选手背后默默付出的教练团队。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这支号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教练团队。

    申德明:把自己的经验传承下去

    申德明今年59岁,即将退休,这是他作为教练带队参加的最后一届大赛。

    申德明是教练团队中资历最老的教练,从2004年就担任教练带领选手在各大赛场上争金夺银,至今已有15年的教练经验了。多年来,他带过的学员和选手不下二百人,现在不少人都是技术干部或者管理干部,教练团队中有三名教练都曾是他的学员。

    申德明主要负责教授组配管柱项目,历来,这个项目都是竞技场上拥有“绝对话语权”的项目。

    “因为它能决定选手能否获得奖牌。”申德明说,如果选手在组配管柱项目上发挥不好,会扣掉很多分数,进而无缘奖牌。近几年来,只要选手在这个项目上发挥出色,基本上都能获得奖牌。

    组配管柱项目的考点很多,涉及的知识面也比较广,每届比赛中都会设置难点,每届难点还不重样。今年,申德明和张俊峰一起担任组配管柱教练,申德明除了要教好选手,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自己的经验传承下去,带出一个新的组配管柱教练。

    在集训过程中,理论阶段他就开始传授不同封隔器的坐封特点、与不同配水器的组合以及各种泵的工作特点等等。进入专项训练后,申德明会让张俊峰出题,出完题他再审核把关,将不妥之处与张俊峰一起分析讨论。此外,申德明会由浅入深地把一个个考点讲解给张俊峰,再让张俊峰给选手讲授,他会在一旁听着,如果有遗漏的地方及时补充。

    张俊峰很佩服申德明做事的执着,他说:“申教练会想方设法从选手的角度考虑问题,用选手好理解的方式去教学。他的年纪比较大了,但他办公室的门在凌晨两点之前从来没关过,这样任何选手或者教练有问题都可以随时请教他。”

    眼看就要退休了,申德明却依依不舍,他说会一直关注单位的培训工作,若有需要他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同事和学员。

    孙孟来:教练工作也是一种学习

    孙孟来一专多能,此次大赛他是螺旋卡瓦打捞筒教练,同时也是理论教练、辨识工具教练、班组项目中的一岗岗位教练,还是呼吸器、心肺复苏教练。

    螺旋卡瓦打捞筒项目要求选手在十分钟内从众多干扰部件中挑选出正确的部件,并且完成组装。然而,一开始选手们却没有一个能按要求完成,他们的完成时间大都在15分钟到20分钟之间。

    虽然一个普通的螺旋卡瓦捞筒只有6个零部件,上接头、筒体、引鞋、密封圈、螺旋卡瓦、控制环,但是加入干扰部件就大大增加了难度,以筒体为例,就能找出许多种干扰因素,如筒体外径变大、变小;筒体内径变大、变小;筒体上接头、引鞋内螺纹正扣、反扣;筒体上接头、引鞋内螺纹变粗、变细等等。

    为了训练选手对零部件的熟悉程度,一开始,孙孟来让选手用半个月的时间练习一件事——先通过肉眼判断,从加入了干扰部件的零部件中挑选出认为正确的部件,然后再用游标卡尺等测量部件的尺寸,确认是否为正确部件。

    “有些干扰部件和正确部件,差别细微,比如螺纹的正反扣,从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孙孟来会告诉选手如何运用技巧来提高准确率,这些技巧得益于他多年来的教练经历。

    孙孟来长期兼顾多个项目的教练,对他来说,只有自己搞清楚、弄明白了,才能教好选手。

    10年前,他刚当教练时是高级技师,现在他是油田公司级技能专家。在多年的执教过程中,孙孟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编写了培训教材。也正是在编写教材中取得的成绩,让他被聘为油田公司级技能专家。

    10年的执教工作,孙孟来带领选手和学员学习成长,同时他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张继海: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取胜

    张继海负责的定点刹车项目,在比赛中叫巅峰对决,因为只有获得银牌的选手才有资格参加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要求选手操作修井机,将游动滑车从井口提升到一定高度再下放到规定高度,高度的误差以毫米计算,每差1毫米就扣1分,若相差超过20毫米则宣告失败。此外,该项目还要求选手操作平稳,在游动滑车的吊卡平面上置有一个装满水的敞口容器,液面高度与容器壁高度一致,要求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水不能洒出,水的损失量以毫升计算,每损失1毫升,就扣1分。

    仅看比赛规程,就能想象到比赛现场的紧张氛围。

    “比赛时万万不能紧张,一定要保持心态平稳,才能操作平稳。”张继海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选手取胜。

    张继海是设备管理人员,精通现场所有设备的操作,还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动手能力极强。教练团队模拟了比赛环境,他制作了测量工具,只要选手训练他就在旁边陪着,每一把操作他都去测量高度的误差和水损失量。帮着选手一点点摸索规律,比如在哪个高度就要开始刹车,才能刚好平稳地到达规定高度。

    张继海带领着选手们在赛前一遍遍练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说,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良好的心态去比赛。

    在比赛过程中,张继海一直侯在场外,当他得知有两名选手进入巅峰对决时,他明白金牌就在眼前了,但是他发现比赛现场设备的上提和下放速度与他们训练的设备不同。选手临上场前,张继海一边传授操作要点,一边鼓励选手: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夺得金牌,千万不要紧张。

    最终,选手赵洪涛出色地完成了操作流程,夺得金牌,张继海紧绷着的心弦这才放松了。

    张程鑫: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练

    在去年的中石油集团公司西部企业联赛井下作业工比赛中,张程鑫摘得了金牌。今年,他在集训的冲刺阶段进入了教练团队,所有项目均有参与,一边辅助教练,一边培训选手。

    “当得知让我作为教练参加集训时,我很高兴,因为又能回到这个大集体了。”去年的集训不仅让张程鑫收获了金牌,更让他收获了与教练和选手们的友谊,他十分喜欢这个集体。

    从选手到教练,这种身份的转变对张程鑫来说是一种挑战。“我会结合去年集训的经历和比赛现场的实战经验,告诉选手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帮助选手精益求精。”张程鑫说,比如他告诉选手们,在班组项目操作时,管钳口开到位的管钳,放回台面时,一定要轻,不能太重,因为如果太重会导致管钳开口变大或者变小,进而会影响井口岗选手的操作。

    除此之外,教练团队出完训练题后,张程鑫会提前做一遍,确保题目没有任何问题后再给选手们做,这样也提高了教练团队的效率。同时,张程鑫的总结能力惊人,他给出的总结材料常常令教练团队眼前一亮。

    28岁的张程鑫,是教练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张程鑫明白他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像团队中其他教练那样的优秀教练。这次的教练经历让他对大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他知道了成为教练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

    “陈相国教练有丰富的井下作业现场经验,他每讲一道题都会穿插一个实际案例,这样的方式更加生动有效。” 回到工作岗位后,张程鑫将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和总结经验,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帮助执教,再将执教中提升的技能运用在工作中。

 

时间:2019-10-21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