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绿化样本
胡林

8月26日,西环路南段与克拉玛依河交汇处,绿色郁郁葱葱。

7月5日,市世纪广场,绿色占据了五分之四的广场面积。

8月26日,市城区东郊,大片绿色包围了居民小区和中小学校。

7月10日,市城区东郊,克拉玛依河与金龙湖连成一片。

2019年8月26日18时30分,克拉玛依市城区北郊防风林带,犹如一道厚实的绿色长城,为这座城市阻挡大风。

    驱车驶向克拉玛依市,感受从荒原到绿城的巨变,常常让游客们啧啧称奇。

    从寸草不生的戈壁荒原,到树木半城的西部绿洲,克拉玛依人只用了短短60余年。

    如今的克拉玛依,已是国家园林城市,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已成为新疆首个“国家生态区”。

    慨然回首,克拉玛依人在播绿中融情。

    1955年克拉玛依一号井出油后,石油会战队伍从全国各地云集克拉玛依。然而,对戈壁大漠之苍凉的欣赏很快成为被单调黄色重重包围下的焦灼,人们与漠风与狂沙抗争,人们渴望生命的绿色。大家纷纷从遥远的家乡带来了树苗栽在门前,用百里外拉来的水一点一滴地浇灌着它们。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有终身磨灭不去的印象:工业废水因技术所限过滤不彻底,在树坑中堆涌着黄色的泡沫并散发的难消的恶臭,于是大街两旁的榆树只能在干渴和恶臭两个模式间来回切换。即使这样,为了绿色,克拉玛依人毅然忍受了恶臭。

    当年,这样的故事一再发生:见到清洁工为了整洁拔掉了林带里的杂草,有些市民就上前怒怼:再难看它也是绿色啊!

    匮乏产生渴望。因为缺水少绿,克拉玛依人对树木用情至深。

    怡然回首,克拉玛依人在播绿中造美。

    千禧之年,克拉玛依人引水成功。河水流淌、碧波荡漾,克拉玛依已成戈壁水乡。受水润泽的克拉玛依历经十余年的梳妆巧扮,已焕发出美艳且清丽的绝世容颜。

    然而克拉玛依人播绿的征途并不平坦。地下有盐碱,地上有狂风,盛夏有酷暑,凛冬有酷寒。人们在四重摧残下艰难尝试各种树种,终于让城市绿化从仅有榆树杨树跨越到129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遍布城市的四面八方。

    如今的克拉玛依有宿根花卉60余种,已是四季见绿、三季有花。立体化种植让乔木灌木错落有致,美化香化令各色繁花斗艳争奇。人们对城市的热爱溢于言表,幸福指数直线飙升。许多退休后离开的人又迁回克拉玛依,调离多年后又回访故地的人,许多人更是边看边叹、喜泪长流。

    欣然回首,克拉玛依人在播绿中守责。

    在克拉玛依,人人皆知王延明。为了营造一个绿意盎然的生活环境,这位现年88岁的老者,34年前主动辞去正处级领导职务,带领群众种树,在这位老书记的感召下,许多人成为义务播绿的践行者。

    在植树行动中,党委和政府以及驻市央企更是主动担当改变生态的重任,播绿的壮举一次次延伸到城市建成区之外,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的石西、陆梁等油田一再履行社会责任,油井分布到哪里,绿洲就跟进到哪里,绿色油田已成为克拉玛依市和新疆油田亮眼的名片。

    西北需要持续绿化,新疆更需要加快绿化。克拉玛依的实践和现状,就是新疆乃至西北可供借鉴的一个绿化样本。

 

时间:2019-08-27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