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乡村污水变成宝
——小拐乡打造“牧马人的幸福生活”之污水治理篇
田华英 余冬菊

海棠广场。

污水处理后浇灌林地。

牧民的庭院。

花卉繁茂。

处理后的污水浇灌农田。

    小拐乡污水治理的成绩有哪些?

    ●最后一个污染源被消灭,小拐乡真正实现全域闭环污染处理

    ●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变成了可以浇灌林地和农田的干净水

    ●不仅带给村民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更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听说自家洗菜拖地洗澡和冲厕所的水,经过地下管道,再经由村里新建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就能用来灌溉农田和林地了,这让小拐乡小拐村33号村民那孜尔汗·阿沙高兴极了。

    “污水变清水,污水变宝贝,这下咱小拐村真跟城市一样了,啥都一样了。”77岁的那孜尔汗·阿沙祖祖辈辈生活在小拐乡小拐村。这些年,她不仅是小拐乡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者,更是小拐乡翻天覆地变化的受益者。

    6月3日,位于小拐乡小拐村北面一公里处,埋在地下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正式启用。当天,小拐乡和谐村和团结新村的污水处理系统也正式投用。

    自此,除牧场外,小拐乡村民家中排出的污水,经由这套系统处理达标后,将经过管道排放或用于浇灌林地。

    这意味着,小拐乡最后一个污染源被消灭,小拐乡真正实现了“全域闭环污染处理”。

    治污第一步

    10年前,67岁的那孜尔汗·阿沙和老伴搬进了漂亮的抗震安居房。

    “房子跟城里人一样,三室一厅,有上下水,冲水厕所,有暖气,冬暖夏凉,又干净又舒服。”那孜尔汗·阿沙说。

    最让那孜尔汗·阿沙觉得神奇的是,自从搬进新房后,她家做饭洗菜洗碗拖地等生活用水再也不用盆子或桶接上后倒在家门口了,而是直接从下水道就流走了。还有厕所,水一冲,也从下水道就流走了,又方便又干净,“家门口冬天再也没有污水结成的冰溜子了,夏天再也没有蚊蝇飞了,曾经伴随一家人生活几十年的旱厕也彻底消失了。”

    慢慢地,那孜尔汗·阿沙终于知道,她居住的抗震安居房从一开始,政府就完全按照城市居住环境设计建设了地下污水排水系统,全村每个家庭的地下污水管线全部联通,并最终汇集到小拐村南边的一处戈壁荒滩上。

    村里在这里建设了一处收集污水的泵房,当污水集满之后,再用电泵将污水抽到北面的氧化塘里处理。

    氧化塘原来只是一个深土坑,污水聚集之后,遇到大风或极热天,空气中就会隐约飘出令人作呕的气味。氧化塘里的污水经过风吹日晒,集满之后,未经处理的污水一般就直接排放到戈壁沙滩上。

    因为氧化塘离村子较远,习惯将生活污水直接泼在家门口的那孜尔汗·阿沙和广大村民觉得,将污水直接排放在村外戈壁滩上的做法,没什么不妥。

    只是后来,那孜尔汗·阿沙和村民渐渐知道,污水这样直接排放在村外,虽然暂时对大家的生活没什么影响,但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地下水污染了,就意味着村民将没有干净的水源了。

    最后一公里

    2018年年初,从“访惠聚”驻村干部的嘴里,那孜尔汗.阿沙得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家家户户排放的污水要通过仪器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后,就变成了可以浇灌林地的干净水了……

    那孜尔汗·阿沙笑了,这下咱农村就真的跟城市一模一样了,地下水也干净了。

    那孜尔汗·阿沙发自内心的笑容,是克拉玛依区委、区政府以及小拐乡党委、乡政府落实党中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政策换来的,更得益于小拐乡“牧马人的幸福生活”乡村品牌的打造。

    围绕“牧马人的幸福生活”的品牌打造,在小拐乡党委政府看来,小拐乡距离克拉玛依直线距离仅43公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只要坚定不移走绿色转型之路,让“农村”变“景区”,小拐乡就能实现华丽转身,就能真正担当起克拉玛依“后花园”的重任。

    要实现华丽转身,小拐乡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实行全域治污,尤其是农村污水治理。

    但其实,小拐乡除牧场之外,三个行政村日平均污水排放量仅为150—180方左右,最高峰也才280方—350方左右,全年总排放可能只有城市三四栋楼房的排放量。

    污水排放量不高,对村民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影响,那小拐乡为什么一定要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呢?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农村发展绿色旅游,产业转型的源头。”小拐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说,尽管排放总量不高,但如果让污水放任自流,任其自然蒸发或渗入地表,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会成为小拐乡发展农村旅游和绿色转型之路上的拦路虎。

    另外,小拐乡的三大水源地都在各村,所以必须要打通水源地保护污水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全域推进小拐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小拐先行路

    要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并不容易。

    小拐乡距离市区直线达43公里,全乡村与村之间距离也不算近,且农村污水治理到目前还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小拐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经过调研、走访,根据小拐乡冬季气温寒冷等气候条件及处理污水量的要求,小拐乡终于找到了彻底解决农村污水治理的办法——分别在各村建设投资成本小、占地少的小型污水处理站,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设备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放置于冻土层以下,不受气温影响,冬季水温可以保持在10度以上,综合废水进入粗细格栅池,经格栅将较大的漂浮物去除后,自流进入综合调节池,在综合调节池内调节水质、水量。污水再由提升泵提升至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利用MBR膜生物反应技术让不同微生物菌群繁殖生长,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膜生物反应器出来后的水经管道泵排放至氧化塘或通过管网排放至灌溉林地。

    这种新型分散式的就地污水处理系统,不仅能彻底解决污水收集难、污水管网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和施工周期长等难题,并且相较于常规的污水处理具有处理水质好,处理后的水质根据回水用途分类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可用于绿化灌溉等。

    多方考察和实地研究后,围绕“牧马人的幸福生活”的品牌打造实施方案,总投资不足300万元的小拐乡污水处理系统开始实施。

    就在小拐乡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紧锣密鼓地实施时,2019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工作内容。2019年1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

    无论是一号文件还是《方案》的出台都说明,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已成为当前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

    而在农村污水治理这条路先行一步的小拐乡,随着全域污水处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小拐乡农村污水已然走上了一条有效治理之路。这条路,必然会带给村民一个治理有序、村容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小拐乡村民收获更多幸福感,成为民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图由本报首席记者  田华英 记者 张  珏 摄

 

 

 

时间:2019-06-21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