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新疆油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刘奎 汪洋 高迎春

科技攻关团队讨论稠油热采余热技术应用情况。 本报通讯员 裘新农 摄

    目前,我国已成为美国之后第二大石油能源消费国。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中,稠油占40%,其开采方式主要以蒸汽吞吐和蒸汽驱热力开采为主,存在耗能高,吨油成本高等问题,从而推高了生产成本。

    围绕稠油热采蒸汽的生产、输送及采出液处理等流程,稠油热采过程中余热资源丰富,主要包括注汽锅炉高温烟气、注汽管网散热损失、高温采出液余热等,其总量占稠油生产资源消耗总量的30%左右,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与此同时,新疆清水资源匮乏,稠油采出水回收利用意义重大。

    由此可见,回收利用有经济效益的稠油余热及采出水资源,降低稠油生产能耗成本,是目前稠油生产最紧迫的需求。同时,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高温烟气、采出水等资源外排,造成了空气、土壤等的污染,破坏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利于油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为此,新疆油田依托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力量,成立专项攻关组,进行稠油热采余热与采出水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项目组针对新疆油田稠油热采过程中存在能耗大、成本高、余能资源大的现场实际问题,按照稠油开采各生产环节,解决新疆油田稠油开采余热及采出水利用率低的问题,围绕提升稠油开采余热利用水平、降低生产能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这一目标,设置烟气高效回收技术、注汽管网高效保温技术、站场采暖系列技术、采出水余热利用技术4项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

    通过攻关,项目组取得了4项成果。

    一是形成了注汽锅炉烟气冷凝技术。该技术率先在国内稠油开发领域实现了烟气冷凝技术在注汽锅炉上的规模应用。研制了抗低温冷凝腐蚀的表面覆铝翅片复合管换热器,解决了冷凝液的酸性腐蚀问题,成功攻克了制约冷凝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

    二是优化集成了注汽管网高效保温技术。设计了蒸汽管网复合保温结构,优化了保温材料的厚度配比,解决了管线散热损失大的问题;研发了隔热性能强、支撑可靠性高的活动支架,解决了管网与支墩导热散热损失大的问题;综合散热损失减低60%以上。

    三是形成了高温采出液余热采暖技术。研制了双管板分离式热管换热采暖装置,成功解决了采出液换热采暖换热装置易堵塞、结垢、沉砂、不适用密闭集输工艺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利用采出液余热替代蒸汽采暖,投用后节汽率实现100%。

    四是形成了稠油污水净化软化处理回用注汽锅炉利用技术。研制了油田采出水软化处理装置,使软化器再生过程中的低含盐废水重新进入系统再次利用,高含盐废水通过离子调整除硬后做为软化器再生盐水进行循环利用,并优化了清水与软化水混掺回用注汽锅炉方法,解决了污水回用锅炉的难题,提高污水利用率15%以上。

    2011年以来,新疆油田以稠油区块整体改造为思路,将形成的技术系列在稠油区块进行了推广应用,目前已实施注汽锅炉本体改造五百多台次,注汽管线保温改造一百多公里,稠油站场蒸汽采暖改造两百多座,污水回过热注汽锅炉一百多台。

    该成果的应用,提高了稠油开采热能利用率和污水利用率,节约了大量的清水和天然气资源,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新疆油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9-06-19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