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决肯村的“幸福秘诀”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尹小军 王蕾 汤永 吕伊晗

行走在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村史馆、村民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幼儿园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干净整齐的绿化带生机盎然,尤其是村民居住的独栋二层小楼,更让外来的访客惊喜称赞。

是什么让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发展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

“我们村的党员干部好,是他们带领我们勤劳致富,奔向小康生活。”这些天,在决肯村蹲点采访,记者已和村民们相熟,闲谈中,问起村里的“幸福秘诀”,村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近年来,决肯村立足村情实际,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形成了全村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态势。

■转变生产方式

5月29日,村民田新亮在一块广阔的棉田里查看水肥滴灌情况。

“现在的种地方式和以前大有不同,通过土地整合和农业机械全覆盖,大大节省了劳力物力。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统一管理后,既可以在合作社从事田间管理,获得第二份收入,也可以选择外出打工。”田新亮告诉记者,去年,他把自家的50亩地流转给了村里的拓垦专业合作社,凭借多年的种棉经验,自己还承担起了合作社的棉田管理工作,变成了农民中的“蓝领”。

决肯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以棉花种植为主。但过去,由于村民掌握的土地资源不均衡,收入也拉开了差距。

“少数人富裕不算富,全体村民共同富裕,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拓垦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迎春说。

为破解这一局面,2015年,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村民以“带地入社、按股分红”的模式,成立了拓垦专业合作社,并由村干部担任合作社负责人。通过规模化种植、统一化管理,村民的思想观念实现了从“想种地”到“种好地”的转变。

然而在土地流转初期,不少村民担心自己的土地得不到应有的收益,更担心一部分土地“转没了”。为打消村民顾虑,党员干部率先将自家的土地“转走”,带着村民到地头测量面积、算经济账。有了党员干部的带头,村民才放心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统一经营。

“通过土地流转,村里新整理出了近1000亩土地,合作社将多出来的土地优先给生活困难、生产水平低的村民种植,带领他们共同致富。”孙迎春说。

■拓宽增收渠道

通过合作社土地流转,村民在棉花产业发展上有了“施展空间”,村党支部还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入手,引导村民发展大棚果蔬种植。

“老主任,今年大棚里种什么好?”虽然已经卸任决肯村村委会主任职务到邻近的哈日莫墩南村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但乌斯满江在决肯村仍经常被村民这样问。

乌斯满江可以说是决肯村大棚种植的第一人。2010年,他试种大棚蔬菜成功并在全村推广。为了带领村民增收,乌斯满江每年都要购买种植方面的科普书籍,上网了解最新种植技术。掌握新技术后,他总是先在自家地里试验,见了效益才手把手地传授给村民。

2012年,在乌斯满江带头成立的庆丰专业合作社的张罗下,村里的大棚蔬菜成功申请注册了“贝乡红泉”绿色蔬菜商标,以高出普通蔬菜的价格直供超市。现在,全村建起了31座大棚,每个大棚可以带来2万元的年收入。

发展多种经营,致富路越走越宽。决肯村建立起村民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机制,通过邀请农业专家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共享,解开了村民观望、畏难的思想疙瘩,激发了村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热情,拓宽了增收渠道,收入水平连年提升。

与此同时,决肯村坚持“党建+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在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选聘后备村干部等方式,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把党建工作融入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里的果蔬、养殖、劳务等专业合作社相继落地生根,村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高涨。

■引领乡风文明

5月30日傍晚,忙完地里的活,党员居马洪赶紧到他的责任区看了看。

为了维护良好的村容村貌,村里的公共地带都被划分成了责任区,每个党员负责一块,打扫卫生,清理杂草。“原来村里每年要花两三万元雇人打理公共环境,现在全由党员义务负责。”孙迎春说,省下来的钱,可以用在村民们的福利上。

而让村民们津津乐道的还有每月一次的卫生大检查。5月30日,村委会主任金华就带领一个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检查组,到每家每户开展卫生检查。“检查组成员分工负责,厨房、卫生间干不干净,卧室叠没叠被子,客厅摆放整齐不整齐,这些都是检查的内容,逐项打分。”金华说,这是村里评比“十星文明户”的重要依据,目的是引领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推进乡风文明,村里还成立了村民调解委员会,专门对村里出现的邻里矛盾、家庭矛盾以及不文明现象进行调解和管理。

“村容整洁”是外表,“乡风文明”才是灵魂。在孙迎春看来,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生活也要富足。

近年来,在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中,决肯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通过开展“三会一课”、党员活动等形式,弘扬爱国主义、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传统美德,让文明乡风化成村民的自觉行为,切实提高了村民鉴别是非、美丑、荣耻的能力。

如今的决肯村,已经成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美丽宜居村庄等荣誉。

■记者手记

美丽乡村建设要有好带头人

□王蕾

在决肯村蹲点采访期间,记者亲身体验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更挖掘到很多背后的故事。这一切带给记者最突出的感受就是:美丽乡村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好的带头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抓好基层班子建设,才能更好地带动村民发展产业,促进乡风文明。”决肯村党支部副书记孙迎春认为。

平坦的柏油马路、整洁的居住环境、蒸蒸日上的农村产业、现代化的村民活动中心……决肯村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的付出和努力。在这样一群有着干事创业激情的党员干部带领下,决肯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时间:2019-06-03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