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践行“四力”书写华章——中央和自治区媒体记者蹲点调研掠影

5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疆站记者苏蒙(左一)、阿尔曼·阿里木(中)在乌什县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双语小学采访学生的学习生活。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 臻摄

5月19日,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徐健(左二)、米日古丽·纳斯尔(左一)在若羌县瓦石峡镇塔什萨依村采访牧民定居后发展家兔养殖情况。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新社摄

5月26日,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尹小军(中)、王蕾(右)在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田间采访。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汤永摄

5月24日,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剑平(左二)、刘静(左三)在乌什县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就业市场采访当地青年就业情况。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 臻摄

4月18日,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强(左)在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地下水电站蹲点采访。 □图片由新疆广播电视台提供

4月18日,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曾晔(左一)在库车县齐满镇甬库团结村采访养殖能手马木提·艾德热斯(中)。 □图片由新疆广播电视台提供

5月1日,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贾梦妍(右)采访期间在乌市达坂城区达坂城镇农民马合毛提·塔依尔的果园里劳动。 □图片由乌鲁木齐晚报社提供

5月21日,乌什县电视台记者申军(左一)在乌什县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采访重型机械(挖掘机、铲车)培训班学员。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 臻摄

5月20日,博尔塔拉广播电视台记者鲁春妍(右)采访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第一任村委会主任李加。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 汤 永摄

5月26日,巴音郭楞电视台记者巴特尔(右)在若羌县瓦石峡镇塔什萨依村采访拍摄致富带头人。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新社摄

更多内容请扫二维码

□新疆日报记者/白之羽

从4月初到5月底,从戈壁新村到矿井工地,从学语孩童到耄耋老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天山南北大调研”的团队们擘画出一幅幅壮美的发展图景,也经历了一次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蹲点调研的深意,在细节的切面观察,也在历史的长远回溯;在个案的深度剖析,也在全景的丰富呈现。于是一个蹲点调研小组的10余天,也是一个村落的数十年。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记者,对“四力”有了更直接的观感,也生发出对新闻事业的深刻思考。

脚力,让笔下有了泥土的芳香。

在若羌县,漫天的黄沙挡不住记者们第一时间赶赴瓦石峡镇塔什萨依村的急切心情。在这个距离县城100多公里的小村子里,土地流转的致富故事、牧民下山的幸福生活正渐次明晰,这些朴素却又充满感恩之情的群众成了记者笔下的主角,讲述着新时代的农村变迁。而来自新疆日报和巴州地方媒体的记者,则成了这场幸福变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眼力,给文章注入更鲜活的元素。

在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一盆窗台上盛开的蝴蝶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女主人不仅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居然还能熟练操作大型农机。当女性在生产生活中都能独当一面,当村庄里里外外都有全新气象,这样的细节,就成了乡村振兴的最佳例证。博尔塔拉广播电视台记者鲁春妍说:“乡风文明、产业兴旺,背后是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更是一步步走来的突破创新。”

脑力,为报道找到更高的站位。

在乌什县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疆站的记者苏蒙和阿尔曼·阿里木在学校里与正在读书的孩子们交流许久、不愿离去。农村的发展关键靠什么?是政策,是资金,还是群众的内生动力?记者走近村民才发现,不论年龄大小,不论基础好坏,每个人对知识与技能都有着同样的渴求和向往。正是这种希冀,驱动着他们走进课堂、走进工厂、走进现代生活。于是,一个村落、一种模式的报道,变成了一类群体、一种规律的呈现。

笔力,帮助更多读者读懂新疆。

透过一处处场景、一个个人物、一次次思考、一遍遍总结,基层的故事记录在了记者的笔下。或许如同静静流淌的溪水,或许如同惊涛骇浪的大海,不管报道的形式如何、笔触怎样,一字一句间读者都能看到真实的天山南北、变化的新疆大地。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新疆、了解新疆、爱上新疆,是每一位蹲点记者的心声,也是他们践行“四力”的最终目标。

时针指向五月末,“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天山南北大调研”即将告一段落,但践行“四力”的旅程其实才刚刚开始。无论在大漠戈壁,还是在森林草原,每一位媒体记者都已备好行装、做足准备,将继续去发现、去捕捉、去书写新时代天山南北的绚丽篇章。

时间:2019-05-29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