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元宵节

    ●程刚(和平小区)

    吃过了年夜饭,拜过了年,走完了亲戚,接着就要闹元宵了,不到这个时候,这个春节的乐呵就算没完。一晃我都四十多了,那些关于元宵节的往事便会在这个时候悄悄地勾起我的回忆。

    小时候,我对元宵节的概念就是吃元宵。每当快到元宵节的时候,母亲和奶奶就要赶一趟集,买点元宵馅回来,再磨几斤粘稻米,自己滚元宵。那道工序我记得清清楚楚,先把元宵馅蘸水,把粘面子撒在簸箕里,再把蘸过水的元宵馅放进簸箕里,然后均匀地摇动簸箕,不一会元宵馅就粘上了一层面粉。摇过一阵,再把粘满粘面子并已经初步成形的元宵浸下水,再放入簸箕里滚……如此反复,一会儿元宵便滚好了。

    那时的农村,生活条件不太好,村里家家都自己做,这样既省钱,又做的多。这种自制的汤圆,好吃倒是谈不上,比起现在汤圆的味道那可差远了,不过,这也是一年才能吃上一回的食物,所以吃起来还是觉得很香甜。

    慢慢地,生活好了起来,村里很少有人再自己滚元宵了,集市上有现成的机器现做现卖,价钱也不贵,皮薄馅大,大伙都买,自己滚元宵过节也渐渐淡出了我的记忆。

    按照中国的传统,过元宵节灯应该是主角,但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灯笼似乎从来没有当过主角。每到元宵节的晚上,大家也就是把过年时没放完的炮仗放了,然后吃点元宵,便都进入了梦乡。

    记得我十岁那年的春节,老叔从南方回来过年,在家一直过完了正月十五。奶奶高兴,元宵节的晚上自己用红纸糊了两个纸灯笼,里面点了蜡烛给我们玩。那天晚上,我打着这个灯笼神气得不得了,四邻的小朋友都来我家门口玩,那一夜,我开心极了……

    一转眼,我已在城市里生活了许多年。这些年里,生活在一天天变好,关于元宵节的记忆也在不断更新。城市里的元宵节,那真是灯火通明的热闹,正是因为这种体验,彻底地打破了我一直以为的元宵节只是吃元宵的概念。慢慢地,我也会亲手在阳台上布置好我买的红灯笼,然后和许多人一样,走出家门看花灯。每年广场的灯展规模都很大,花样繁多,灯楼、灯雕,金光璀璨,极为壮观,逛灯的人们尽情地拍照。我过足灯瘾后回到家,开始煮从超市里买来的各种各样的汤圆,有时也用油炸,吃上几个,然后站在阳台上,看小区里家家点起的灯笼和彩灯,此刻,美丽的灯光修饰着城市的夜色,很美。

    远离家乡我的,总会在万家灯火的这一刻想起家乡,然后便拿起电话,问家乡的元宵节怎么样,母亲每年都告诉我,村里的文化广场搞了灯展,或是父亲他们都坐班车去城里看冰雕了……母亲每年这时候都在家煮汤圆,等父亲他们赏完灯后回来吃。那一刻,我的脑海里满是回忆,摇着簸箕滚元宵的奶奶,用红纸和蜡烛做的灯笼……

    其实,我并不是恋旧的人,只是在感叹生活。元宵节,这个传承了千年的节日走到今天,不知道有多少事需要我们去回忆。其实,喜欢回忆也是对今天这份生活的珍重,记着那时的生活,就是记着那时的人,也就记住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时间:2019-02-13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